鱼腥草
臭荞麦,蕺儿根,狗耳菜,菹菜,臭腥草,折耳根
  • 微寒

    性味

    苦,微寒

  •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咙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咙,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 痢疾:鱼腥草18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蜜糖服。 《岭南草药志》
    鱼腥草   山楂炭  

    符方《岭南草药志》

    痢疾

  • 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 《滇南本草》
    鱼腥草   天花粉   侧柏叶  

    符方《滇南本草》

    肺痈吐脓,吐血

  • 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9克,研末。桑枝30克,水煎,冲服药末。 《江西草药》
    鱼腥草  

    符方《江西草药》

    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

  • 疥癣:鲜鱼腥草捣烂外敷患处。 《青岛中草药手册》
    鲜鱼腥草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疥癣

  • 扁桃体炎:鲜鱼腥草、鲜筋骨草各15克,柚子适量。共捣烂绞汁,调蜜服。 《福津药物志》
    鲜鱼腥草  

    符方《福津药物志》

    扁桃体炎

  • 食积腹胀:鲜鱼腥草30克。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鲜鱼腥草  

    符方《陕西中草药》

    食积腹胀

  • 荨麻疹:鲜鱼腥草捣烂,揉擦患处。南药 《中草药学》
    鲜鱼腥草  

    符方《中草药学》

    荨麻疹

  • 常生於溪沟边、田边和林下阴湿处。分布於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地;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

    产地

  •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或地上部分。 茎扁圆柱形,扭曲;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味,味微涩。

    形态

  • 有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及利尿作用。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甩水煎剂在体外可明显促进人体周血蛋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此外,尚具有抗肿瘤及利尿作用。

    药理

  • 主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脂肪酸、生物碱、木脂素等。另含金丝桃苷、阿福豆苷、异斛皮苷、芸香苷、乙酸龙脑酯、α-蒎烯、β-谷固醇等成分。

    成份

  •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宜忌

  • 用量15~25克,煎服,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用治肺脓疡、痰热咳嗽、肺炎、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热痢、热淋。

    临床应用

鱼腥草 之 中药

鱼腥草 之 植物

鱼腥草 之 方剂

鱼腥草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