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
女贞实,冬青子,爆格蚤,白蜡树子,鼠梓子,冬青子,女贞实,白蜡树子,鼠梓子
  • 性味

    甘,苦,凉

  • 苦甘

    性味

    苦甘,平

  • 味苦。 《本经》

    性味《本经》

    味苦,平

  • 无毒。 《别录》

    性味《别录》

    甘,无毒

  •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內热消渴骨蒸潮热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內热消渴,骨蒸潮热

  • 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功效

    补肝肾,强腰膝,阴虚内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眩晕耳鸣,目暗不明

  • 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 《本经》

    功效《本经》

    补中,养精神,除百疾

  • 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多服补血去风

    功效

    黑发黑须,强筋强力,补血去风

  • 强阴健腰膝明目。 《纲目》

    功效《纲目》

    强阴,健腰膝,明目

  • 凉血益血。 《本草经疏》

    功效《本草经疏》

    凉血,益血

  • 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功效

    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消渴,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清肝火,明目止泪

  • 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 《本草再新》

    功效《本草再新》

    养阴益肾,补气舒肝,腰腿疼,通经和血

  • 老人大便虚秘。 《广西中药志》

    功效《广西中药志》

    老人大便虚秘

  •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属补虚药分类下的补阴药。

    功效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 脂溢性脱发:女贞子、何首乌、菟丝子、当归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个月。(《四川中药志》1979年》 《四川中药志》
    女贞子   何首乌   菟丝子  

    符方《四川中药志》

    脂溢性脱发

  • 阴虚骨蒸潮热:女贞子、地骨皮各9克,青蒿、夏枯草各6克。煎服。 《安徽中草药》
    女贞子   地骨皮   夏枯草  

    符方《安徽中草药》

    阴虚骨蒸潮热

  • 白细胞减少症:炙女贞子、龙葵各45克。煎服。 《安徽中草药》
     

    符方《安徽中草药》

    白细胞减少症

  • 风热赤眼:女贞子不拘多少。捣汁重汤熬膏,净瓶收固,每用点眼。 《济急仙方》
    女贞子  

    符方《济急仙方》

    风热赤眼

  • 视神经炎:女贞子、草决明、青葙子各30克。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女贞子   草决明   青葙子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视神经炎

  • 生於温暖潮湿的地区或山坡向阳处。主产於浙江、江苏、福建等地。

    产地

  • 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內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无臭,味甘、微苦涩。

    形态

  • 多数椭圆形或肾形,长径4~8毫米,短径2.5~4毫米。表面黑紫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或具宿萼及短梗。外果皮薄,中果皮稍厚而松软,内果皮木质,显黄棕色,表面有数个纵棱。横切面子房2室,每室有种子l枚,另一常不发育。种子椭圆形,一侧扁平或微弯曲。商品中尚有少数果实具2粒种子,其果实宽椭圆形,不弯曲,长径7~10毫米,短径5~6毫米,表面皱缩较少,种子椭圆形,两种子结合面略平。气微,味微酸涩。

    形态

  • 1.对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升高作用;2.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3.有强心利尿作用。

    药理

  • 本品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对化疗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有强心、利尿及保肝作用;并有止咳、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诱变和抗血卟啉微生物光氧化、缓泻、抗菌、抗癌等作用。

    药理


  • 含女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4-羟基-B-苯乙基-B-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

    成份

  • 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有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β-谷固醇、乙酰熊果酸、槲皮素、洋丁香酚苷、女贞苷、新女贞子苷等成分。

    成份

  •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枝叶晒干,或将果实略熏后,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加工采集

  • 干燥果实卵形成椭圆球形,有的微弯曲,长5~10毫米,直径3~4毫米。外皮蓝黑色,具皱纹;两端钝圆,底部有果柄痕。质坚,体轻,横面破开后大部分为单仁,如为双仁,中间有隔瓤分开。仁椭圆形,两端尖,外面紫黑色,里面灰白色。无臭,味甘而微苦涩。以粒大、饱满、色蓝黑,质坚实者为佳。主产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西、江西以及四川等地。

    签别

  • 酒女贞子:取拣净的女贞子用黄酒拌匀,放入罐内或其它容器内,封严,再放入加水的锅内,蒸至酒被吸尽,取出晾干(每100斤用黄酒20斤)。蒸女贞子:将拣净的女贞子放入罐内或其它容器,封严,再放在加水的锅内,蒸透,取出晾干。

    炮制

  • 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本草经疏》:"当杂保脾胃药及椒红温暖之类同施,不则恐有腹痛作泄之患。"

    宜忌

  • 脾胃虚寒及肾阳不足者禁服。效力和缓宜少量久服。

    宜忌

  • 女贞子对动物毒性很小,兔1次服新鲜成熟果实75g,无中毒现象。

    副作用

  • 用量6~12克。用治肝肾阴虚而致耳鸣、耳聋、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临床应用

  • 用量6~12克,煎汤内服;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敷膏点眼。用治肝肾阴虚而致耳鸣、耳聋、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临床应用

女贞子 之 中药

女贞子 之 植物

女贞子 之 方剂

女贞子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