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
祛湿剂
  • 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白术二两,(6g),炙甘草,二两,(6g) 《金匮要略》
    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方剂《金匮要略》

  • 水煎温服。

    用法

  •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沉紧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沉紧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金匮要略》甘草二两(6g)干姜四两(12g)茯苓四两(12g)白术二两(6g)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温脾胜湿。主治:寒湿下侵之肾着腰部冷痛沉重但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金匮要略》
    干姜   茯苓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符方《金匮要略》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温脾胜湿,寒湿下侵之肾着,腰部冷痛沉重,但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 茯苓重用,健脾利水,渗湿化饮
    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
    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
    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
    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
    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
    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
    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
    白术健脾燥湿。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
    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
    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
    佐使炙甘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
    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
    三可调和诸药

    方解表

  • 本方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盖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於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病机

  •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适用於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辨证属水饮停於中焦者。
    3.使用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运用

【相关连结】

苓桂术甘汤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