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苦。 《纲目拾遗》
味甘苦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止痢。 《本经逢原》
止痢
治天行狂热。 《医林纂要》
天行狂热
治外伤出血:鲜苦丁茶捣烂绞汁涂搽;或干叶研细末,麻油调搽。 《安徽中草药》
外伤出血
生於沟谷或山坡疏林中,分布於广东、安徽、浙江、广西等地。野生或栽培。
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的叶。 叶片革质。完整而平直,呈长椭圆形,叶缘有疏尖锯齿如刺状,叶面光滑,青黄色或青灰色;叶背颜色稍浅,主脉、网脉均明显。气微,味苦微甘。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能显著增加心臟冠脉流量及脑血流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降低脑血管阻力和血压,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尚具有降血脂、抗生育及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苦丁茶煎剂皮下或腹腔注射对大鼠有抗早孕和抗着床的作用。水提液能增加离体豚鼠心的冠脉流量,显著地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延长缺氧鼠的存活时间,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亦有保护作用;水提液静注后能明显增加麻醉兔的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和血压。
枸骨叶中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大叶冬青叶中含熊果酸、β-香树脂醇、蛇麻脂醇、蒲公英赛醇、熊果醇和β-谷甾醇;树皮中含α-和β-香树脂醇等;果实中含熊果酸和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
叶含香树精、α-苦丁内酯、羽扇豆醇、β-香树脂醇、乌发醇、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和熊果酸等成分。新鲜叶中含苦味质皂苷、阔叶糖苷甲和阔叶糖苷乙。
冬青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大叶冬青等的叶。
①枸骨叶;又名:角刺茶(《纲目拾遗》)。性状详"枸骨叶"条。也有用枸骨老树的叶,叶片呈卵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上面光滑,革质而厚。产江苏、浙江等地。
②大叶冬青叶,又名:苦灯茶((毒草求尿》)。呈卵状长椭圆形,革质,不皱缩,有的纵向微卷曲,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味微苦。产浙江、福建、广西等地。苦丁茶的品种较为复杂,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在江苏、安徽地区有用茶叶加枸骨叶煎汁焙制而成者,外表绿褐色或黄绿色,与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开后,伸展的叶片为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浸液味苦,浓者不堪入口,与昔通茶叶不同。四川地区有用木犀科植物序梗女贞的叶;贵州地区则用日本毛女贞的叶作苦丁茶使用,参见"苦茶叶"条。
去除杂质,阴干,备用。
脾胃虚寒者慎服。
用量6~9克,煎服。用治热病烦渴、风热头痛、牙痛、目赤、聤耳流脓、湿热痢疾。
苦丁茶的品种较为复杂,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在江苏、安徽地区有用茶叶加枸骨叶煎汁焙制而成者,外表绿褐色或黄绿色,与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开后,伸展的叶片为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浸液味苦,浓者不堪入口,与昔通茶叶不同。四川地区有用木犀科植物序梗女贞的叶;贵州地区则用日本毛女贞的叶作苦丁茶使用,参见"苦茶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