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枝叶/树皮类
毛叶黄牛木,黄浆果,土茶,茶盖,角刺茶,苦灯茶,大叶茶
  • 苦甘大寒。 《医林纂要》

    性味《医林纂要》

    苦甘,大寒

  • 味甘苦。 《纲目拾遗》

    性味《纲目拾遗》

    味甘苦

  •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用法

  • 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齿痛,目赤聤耳,热病烦渴痢疾

    功效

    散风热,清头目,烦渴,头痛,目赤,聤耳,热病烦渴,痢疾

  • 止痢。 《本经逢原》

    功效《本经逢原》

    止痢

  • 天行狂热。 《医林纂要》

    功效《医林纂要》

    天行狂热

  • 逐风、活血绝孕。 《纲目拾遗》

    功效《纲目拾遗》

    活血,绝孕

  • 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 《本草再新》

    功效《本草再新》

    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

  • 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本草求原》

    功效《本草求原》

    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 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聤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中国医学大辞典》

    功效《中国医学大辞典》

    散肝风,清头目,耳鸣,耳聋,聤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 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四川中药志》

    功效《四川中药志》

    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头痛,耳鸣

  • 疏风清热明目生津。主风热头痛;齿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功效

    疏风清热,明目生津,风热头痛,目赤,聤耳,口疮,热病烦渴,泄泻,痢疾

  • 疏风清热除烦止咳消食化痰。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功效

    疏风清热,除烦止咳,消食化痰

  • 口腔炎:苦丁茶30克,水煎咽下。 《浙江药用植物志》
    苦丁茶  

    符方《浙江药用植物志》

    口腔炎

  • 烫伤:苦丁茶适量。水煎外洗,并用叶研粉,茶油调涂。 《浙江药用植物志》
    苦丁茶  

    符方《浙江药用植物志》

    烫伤

  • 外伤出血:鲜苦丁茶捣烂绞汁涂搽;或干叶研细末,麻油调搽。 《安徽中草药》
     

    符方《安徽中草药》

    外伤出血

  • 生於沟谷或山坡疏林中,分布於广东、安徽、浙江、广西等地。野生或栽培。

    产地

  • 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的叶。 叶片革质。完整而平直,呈长椭圆形,叶缘有疏尖锯齿如刺状,叶面光滑,青黄色或青灰色;叶背颜色稍浅,主脉、网脉均明显。气微,味苦微甘。

    形态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药理

  • 能显著增加心臟冠脉流量及脑血流量,保护急性心肌缺血,降低脑血管阻力和血压,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尚具有降血脂、抗生育及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苦丁茶煎剂皮下或腹腔注射对大鼠有抗早孕和抗着床的作用。水提液能增加离体豚鼠心的冠脉流量,显著地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延长缺氧鼠的存活时间,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亦有保护作用;水提液静注后能明显增加麻醉兔的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和血压。

    药理

  • 枸骨叶中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大叶冬青叶中含熊果酸、β-香树脂醇、蛇麻脂醇、蒲公英赛醇、熊果醇和β-谷甾醇;树皮中含α-和β-香树脂醇等;果实中含熊果酸和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

    成份

  • 叶含香树精、α-苦丁内酯、羽扇豆醇、β-香树脂醇、乌发醇、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和熊果酸等成分。新鲜叶中含苦味质皂苷、阔叶糖苷甲和阔叶糖苷乙。

    成份

  • 冬青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大叶冬青等的叶。

    加工采集


  • ①枸骨叶;又名:角刺茶(《纲目拾遗》)。性状详"枸骨叶"条。也有用枸骨老树的叶,叶片呈卵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上面光滑,革质而厚。产江苏、浙江等地。
    ②大叶冬青叶,又名:苦灯茶((毒草求尿》)。呈卵状长椭圆形,革质,不皱缩,有的纵向微卷曲,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味微苦。产浙江、福建、广西等地。苦丁茶的品种较为复杂,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在江苏、安徽地区有用茶叶加枸骨叶煎汁焙制而成者,外表绿褐色或黄绿色,与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开后,伸展的叶片为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浸液味苦,浓者不堪入口,与昔通茶叶不同。四川地区有用木犀科植物序梗女贞的叶;贵州地区则用日本毛女贞的叶作苦丁茶使用,参见"苦茶叶"条。

    签别

  • 去除杂质,阴干,备用。

    炮制

  • 脾胃虚寒者慎服。

    宜忌

  • 用量6~9克,煎服。用治热病烦渴、风热头痛、牙痛、目赤、聤耳流脓、湿热痢疾。

    临床应用

  • 苦丁茶的品种较为复杂,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在江苏、安徽地区有用茶叶加枸骨叶煎汁焙制而成者,外表绿褐色或黄绿色,与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开后,伸展的叶片为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浸液味苦,浓者不堪入口,与昔通茶叶不同。四川地区有用木犀科植物序梗女贞的叶;贵州地区则用日本毛女贞的叶作苦丁茶使用,参见"苦茶叶"条。

    备注

  • 肺二。 《本草再新》

    归经《本草再新》

    脾,肺二

  • 胃三。 《四川中药志》

    归经《四川中药志》

    肝,胆,胃三

  • 书籍引用

    《名老中医朱南孙经验集》

【相关连结】
【其他参考】

苦丁茶 之 中药

苦丁茶 之 植物

苦丁茶 之 方剂

苦丁茶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