蔊菜
十字花科,蔊菜属
印度蔊菜,天菜子,香荠菜,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野油菜,野芥草,独根菜
  • 。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

    性味

    辛,苦,温

  • 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內服:煎汤,10-30克,鲜品加倍;或捣绞汁服。外用:適量,捣敷。过量服用可出现轻微的口干、胃部不適等现象,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胃部不適现象

  • 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功效

    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

  • 感冒发热:蔊菜15克,桑叶9克,菊花15克,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感冒发热

  • 风湿关节炎:萍菜30克,与猪脚煲服。 《广西民族药简编》
     

    符方《广西民族药简编》

    风湿关节炎

  • 小便不利:蔊菜15克,茶叶6克,水冲代茶饮。 《青岛中草药手册》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小便不利

  • 鼻窦炎:鲜蔊菜适量,和雄黄少许捣烂,塞鼻腔内。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鼻窦炎

  • 蛇头疔:鲜蔊菜捣烂,调鸭蛋清外敷。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蛇头疔

  • 生於路旁、田边、园圃、沟河边、林缘、屋边墙脚下及山坡路旁潮湿处。分布於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产地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较粗壮,高20-50厘米,无毛或具疏毛。茎单一或分枝,直立斜升。叶形多变化,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厘米,宽1.5-2厘米,顶裂片大,边缘具不规则牙齿,侧裂片1-3对,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具短柄或耳状抱茎,边缘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开花时花序轴逐渐向上延伸,花小,多数;萼片4,直立,浅黄色而微带黄绿色,光滑无毛,灾区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先端內凹;花瓣4,鲜黄色,宽匙形或长倒卵形,长2.5-4毫米,全缘,基部具有短而细的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毫米,短雄蕊长约2.5毫米;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短粗,柱头略膨大,顶部扁平。长角果线状圆柱形,较短而粗壮,长1-2厘米,直立或稍弯曲,成熟时果瓣隆起。种子多数,淡褐色,宽椭圆形,近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表面有凹陷的大网纹。花期4-5月(8-9月偶有开花),花后果实渐次成熟。

    形态

  •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花、果混合,根细长,表面淡黄色,有不规则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色。茎纤细,具纵皱纹,表面淡绿色或带紫色。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卵形,叶片通常大头状羽裂,长5~7厘米,宽1~2.5厘米,顶端裂片较大,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黄绿色。花序总状,花小,黄色。角果细圆形,红褐色,种子多数。气微,味淡。

    形态

  • 具有止咳、祛痰、抗菌等作用。

    药理

  • 本品主要含蔊菜素、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微量生物碱等成分。

    成份

  • 过量服用可出现轻微的口干、胃部不适等现象,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宜忌

  • 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加倍;或捣绞汁服。外用:适量,捣敷。主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痛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临床应用

【其他参考】

蔊菜 之 植物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