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石藤
藤木类
络石,云花,石龙藤,络石草,爬墙虎,石龙藤,藤络,软筋藤
  • 微寒

    性味

    苦,微寒

  •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於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 坐骨神经痛:络石藤60~90克。水煎服。 《广西本草选编》
    络石藤  

    符方《广西本草选编》

    坐骨神经痛

  • 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30克,牛膝根15克。水煎服,白酒引。 《江西草药》
    络石藤  

    符方《江西草药》

    关节炎

  • 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60克,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 《近效方》
    络石草  

    符方《近效方》

    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

  • 咳嗽喘息:络石藤茎、叶15克。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符方《湖南药物志》

    咳嗽喘息

  • 腹泻:络石藤60克,红枣10个,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络石藤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腹泻

  • 生於山野、荒地,常攀附生在石上、墙上或其他植物上。除新疆、青海、西藏及东北地区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

    产地

  • 本品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形态

  • 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 茎呈圆柱形,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5毫米;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和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厘米,宽0.7~3.5厘米;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形态

  • 有抑菌、抗痛风作用,还有影响中枢神经,使呼吸加快,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对心臟作用较弱,对离体肠及子宫有抑制作用。

    药理

  • 藤茎含牛蒡甙,络石甙,去甲络石甙,穗罗汉松树脂酚甙,橡胶肌醇,牛蒡甙元,穗罗汉松树脂酚,络石甙元,去甲络石甙元。茎叶含生物碱。全株含β-香树脂醇,β-香树脂酸乙酸酯,羽扇豆醇,羽扇豆醇乙酸酯,羽扇豆醇不饱和脂肪酸酯,β-谷甾醇,豆甾醇及菜油甾醇。

    成份

  • 阳虚畏寒,大便溏泻者禁服。

    宜忌

  • 用量6~12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取鲜品捣烂敷伤处。用治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跌扑损伤。

    临床应用

  • 书籍引用

    《本草纲目》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络石藤 之 中药

络石藤 之 植物

络石藤 之 方剂

络石藤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