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
菌藻类
白木耳,白耳,桑鹅,五鼎芝,白耳子,白木耳,白耳子,白耳
  • 甘淡

    性味

    甘淡,凉

  • 无毒。 《现代实用中药》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

    甘,平,无毒

  • 内服:煎汤,3-10g;或炖冰糖、肉类服。

    用法

  • 滋补生津润肺养胃。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津少口渴病后体虚气短乏力。用於病后体虚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崩漏大便秘结高血压病血管硬化

    功效

    滋补生津,润肺养胃,虚劳咳嗽,痰中带血,津少口渴,病后体虚,气短乏力,肺虚久咳,崩漏,大便秘结,高血压病,血管硬化

  • 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

    功效

    清补肺阴,滋液,劳咳

  • 口干肺痿痰郁咳逆

    功效

    口干肺痿,痰郁咳逆

  • 润肺滋阴。 《本草再新》

    功效《本草再新》

    润肺滋阴

  • 肺热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带血

    功效

    肺热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带血

  •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功效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

  • 白木耳二钱,竹参二钱,淫羊藿一钱。先将白木耳及竹参用冷水发胀,次取出,加水一小碗及冰糖、猪油适量调和,最后取淫羊藿稍加碎截,置碗中共蒸,服时去淫羊藿渣,参、耳连汤内服。 《贵州民间方药集》
     

    符方《贵州民间方药集》

    润肺,止咳,滋补

  • 润肺止咳滋补:白木耳6克,竹参6克,淫羊藿3克。先将白木耳及竹参用冷水发胀,然后加水1小碗及冰糖、猪油适量调和,最后取淫羊藿稍加碎截,置碗中共蒸,服时去淫羊藿渣。参、耳连汤内服。 《贵州民间方药集》
    白木耳   淫羊藿  

    符方《贵州民间方药集》

    润肺,止咳,滋补

  • 肺阴虚咳嗽痰少口渴:银耳6克,冰糖15克。加水适量,隔水共蒸透,制成白木耳糖汤,分2次服,每日1剂。 《药用寄生》
     

    符方《药用寄生》

    肺阴虚,咳嗽,痰少,口渴

  • 热病伤津口渴引饮:银耳10克,芦根15克,小环草10克,水煎,取银耳,滤去药渣,喝汤,并吃银耳。每日1剂。 《药用寄生》
     

    符方《药用寄生》

    热病伤津,口渴引饮

  • 癌症病放疗化疗期:银耳12克,绞股蓝45克,党参、黄芪各30克。共煎水,取银耳,去药渣,加苡仁、大米各30克煮粥吃。每日1剂,长期配合放疗、化疗,可防止白细胞下降。 《药用寄生》
    绞股蓝  

    符方《药用寄生》

    癌症病放疗,化疗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银耳10克,米醋、水各10毫升,鸡蛋3个,共慢火炖汤,吃银耳和鸡蛋。每日吃蛋1个,并喝汤吃银耳。 《药用寄生》
     

    符方《药用寄生》

    原发性高血压病

  • 寄生於朽腐的树木上。分布於四川、贵州、云南、江苏等地。

    产地

  • 银耳科真菌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的子实体。 不规则块片状,由眾多细小屈曲的条片组成,外表黄白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质硬脆,有特殊气味。

    形态

  • 从各方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作用,有抗放射及升高白细胞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影响机体肝功能;有抗凝和抗栓作用,有抗炎,降血脂的作用,有降血糖、抗溃疡、抗突变、延缓衰老、膜保护的作用,还有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合成作用。药理实验表明,抗肿瘤多糖A、抗肿瘤多糖B及抗肿瘤多糖C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抑制作用。孢子制剂动物实验,有祛痰作用。银耳糖浆有显著的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钴、γ射线所致放射损伤有保护作用。

    药理

  • 含抗肿瘤多糖A、抗肿瘤多糖B和抗肿瘤多糖C。在芽孢中含多糖、蛋白质、酚性物质、麦角固醇、生物碱、磷脂、脂肪和甾醇。有效成分为银耳芽孢酸性异多糖,由木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等组成。

    成份

  • 风寒咳嗽者及湿热酿痰致咳者禁用。

    宜忌

  • 用量3~9克,煎汤内服;或炖冰塘、肉类服。用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久咳络伤肋痛及肺痈、肺痿、月经不调、胃炎、大便秘结和下血等症。

    临床应用

  • 归经

    肺,胃,肾

  • 书籍引用

    《证治准绳·类方》

【相关连结】
【其他参考】

银耳 之 中药

银耳 之 植物

银耳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