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狭叶韩信草,通经草,紫连草,并头草,牙刷草,水韩信,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言草儿,半向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狭叶向天盏,狭叶韩信草,急解索,细米草,偏头草,半向花,四方草,通经草,牙刷草,耳挖草
  • 味辛性平归肺;肝;肾经

    性味

    味辛,苦,性平,归肺,肾经

  • 味辛微腥,性平无毒。 《广西药植图志》

    性味《广西药植图志》

    性平,无毒

  • 无毒

    性味

    甘,平,无毒

  • 性平,味辛微苦,无毒。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性平,无毒

  • 微苦

    性味

    微苦,凉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 破血通经

    功效

    破血通经

  • 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血痢。 《广西药植图志》

    功效《广西药植图志》

    消炎,散瘀,止血,跌打伤,血痢

  • 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疮疡

    功效

    消肿,止痛,跌打,刀伤,疮疡

  • 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通络破瘀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泉州本草》

    功效《泉州本草》

    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通络,破瘀,止痛,吐血,衄血,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 清热解毒。治癌见到改善症状的效果;阑尾炎肝炎

    功效

    清热解毒,阑尾炎,肝炎

  • 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功效

    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

  • 胃气痛:半枝莲30克,猪肝或鸡1只,水、酒各半炖熟。分2~3次服。 《泉州本草》
    半枝莲  

    符方《泉州本草》

    胃气痛

  • 吐血咯血血淋及外伤出血:半枝莲30~5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调服,伤处用渣外敷。 《浙南本草选编》
    半枝莲  

    符方《浙南本草选编》

    吐血,咯血,血淋及外伤出血

  • 慢性肾炎水肿:半枝莲鲜草30克。切细捣烂,同鸡蛋搅匀蒸熟,做成蛋饼,候冷敷脐部,每日1次,约敷6小时。 《浙南本草选编》
     

    符方《浙南本草选编》

    慢性肾炎水肿

  • 肝炎:鲜半枝莲15克,红枣5个。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肝炎

  • 带状疱疹:半枝莲加米泔水适量捣烂,取汁外涂,每日数次。 《浙南本草选编》
     

    符方《浙南本草选编》

    带状疱疹

  • 早期肺癌肝癌直肠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煎服。 《安徽中草药》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符方《安徽中草药》

    早期肺癌,肝癌,直肠癌

  • 常生於田埂、溪边或潮湿草地上。分布於广东、浙江、福建、台湾、广西、海南等地。

    产地

  • 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的全草。 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於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形态

  • 1.抑菌作用:


    半枝莲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2.解痉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红花素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3.抑瘤作用:


    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本品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於75%。


    4.免疫调节作用:


    本品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Sc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


    5.其它作用:


    5.1.抑制ATP生成:


    本品所含的黄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与ATP生成。


    5.2.抑制幼虫的生长:


    并能Heliothiszea幼虫的生长。


    5.3.对血管作用:


    黄芩素甙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

    药理

  • 抗癌,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NvIL)血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但大剂量注射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有抑菌作用;有较强的对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有很好的解痉祛痰作用。具有利尿、兴奋呼吸及解蛇毒的作用。

    药理

  • 全草含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高山黄钤甙(scutel-la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raricacid),生物碱[1,2]多糖[3]等。另据报道,从地上部分分离得到汉黄芩素(wogo-nin),半枝莲素(scutervulin),半枝莲种素(rivularin),柚皮素(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粗毛豚草素(hispedulin),圣草素(eriodictyol),木犀草素(suteolin),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5,7,-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7-闳基-5,8-二甲氧基黄酮(7-hy-droxy-5,8-dimethoxyflavane),对-闳基苯甲西藏(p-hydroxyben-zaldehyde),对-闳基苄基丙酮(p-hydroxybenzylacetone),对-香豆酸(p-coumaricaic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能果酸(ut-solic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4]等。

    成份

  • 主含生物碱、黄酮苷、皂苷、氨基酸、多糖、菊糖、红花素、异红花素、野黄芩苷、高山黄芩素、半枝莲素、半枝莲种素、对香豆酸、原儿茶酸等成分。

    成份

  • 开花时采收,去根,鲜用或晒干。

    加工采集

  • 干燥全草,叶片多已脱落,为带有花穗的茎与枝,长15~25厘米,四棱形,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光滑,质柔软,折断面纤维状,中空;残留的叶片深黄绿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而易脱落;花穗着生在枝端,黄绿色。臭微弱,味微咸苦。产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签别

  •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炮制

  • 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宜忌

  • 孕妇和血虚者慎服。

    宜忌

  • 半边莲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ig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ip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mo,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着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po最大耐受量为10g/kg,iv的LD50为1314mg/kg。

    副作用

  • 用於癌瘤取半枝莲1两,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据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观察,用药后部分患者有近期症状的改善,但尚未见有根治疗效。另有用半枝莲、白英各1两,水煎服,每日1剂。用於肺癌,对改善症状亦有一定效果。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煎服;鲜品用量30~6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用治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肝硬化腹水、毒蛇咬伤、疮疖痈肿。

    临床应用

  • (1)本品原用於毒蛇咬伤及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於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癌肿及吐血损伤出血等症。用於肺癌,常与蜀羊泉、寻骨风、鱼腥草等配合应用;用於胃肠道癌症,常与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八月礼、半边莲等同用。

    备注

  • 书籍引用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半枝莲 之 中药

半枝莲 之 植物

半枝莲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