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藤
苻,蜀羊泉,谷菜,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排风,白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风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
  • 甘苦

    性味

    甘苦,寒

  • 味苦微寒。 《本经》

    性味《本经》

    味苦,微寒

  • 无毒。 《别录》

    性味《别录》

    无毒

  • 微苦涩。 《福建民间草药》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

    微苦涩,平

  • 请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功效

    请热,利湿,祛风,解毒,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 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 《本经》

    功效《本经》

    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

  • 叶作羹饮,甚疗劳。 陶弘景

    功效陶弘景

    甚疗劳

  • 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 《本草拾遗》

    功效《本草拾遗》

    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

  • 别本注,茎叶煮粥极解热毒。

    功效

    别本注

  • 除骨节风湿痛。 《百草镜》

    功效《百草镜》

    除骨节风湿痛

  • 活血追风生血,治鬼箭有效。

    功效

    活血追风生血

  • 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治疬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 《纲目拾遗》

    功效《纲目拾遗》

    止血淋,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疬癖,清湿热,黄疸水肿,小儿蛔结

  • 腰痛

    功效

    腰痛

  • 惊风咳嗽。 《分类草药性》

    功效《分类草药性》

    惊风,咳嗽

  • 清热解毒。治恶疮漆疮

    功效

    恶疮,漆疮

  • 抗肿瘤作用
    蜀羊泉和红枣以1:1混合制成煎剂、糖浆剂对小白鼠艾利虚腹水癌及梭形细胞肉窟的实体型及腹水型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对子宫颈癌有效,但重复率低,进一步用相当生药40,80,120克/公斤/天的煎剂及小剂量递增的给药方法,均无明显抗小鼠梭形细胞肉窟实体型、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肉瘤180的作用,但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瘸180则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β-苦茄碱。

    药理

  • 白英全草含生物碱,千年不烂心茎中含甾体生物碱,有番茄烯胺、澳洲茄胺和蜀羊泉碱等。叶中还有含量较多的α苦茄碱和β-苦茄碱、较少的澳洲茄碱以及痕量的澳洲茄边碱。这些生物碱中主要的是蜀羊泉碱或番茄烯胺;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另据报道,叶中分离到一个甾体生物碱糖甙,水解后除得到番茄烯胺外,还有它的脱氢化合物番茄-3,5-二烯胺和小量的雅姆皂甙元。叶中又含维生索C149.4~173.2毫克%。花序中含较多的甾体皂甙,主要是替告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两者均有抗真菌的作用。此外,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还发现有α-,β-和γ-蜀羊泉胺、γ-苦茄碱、替告皂甙元。根中含15α-羟基蜀羊泉碱、15α-羟基澳洲茄胺、15α-羟基番茄胺和15α-羟基番茄烯胺。千年不烂心果实的成分详"苦茄"条。

    成份

  • 一般於5~6月或9~11月间割取全草,洗净晒干。

    加工采集

  • 干燥的茎,类圆柱形,直径约2~7毫米,外表黄绿色至暗棕色,密被灰白色的毛茸,在较粗的茎上,毛茸极少或无,具纵皱纹,且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淡绿色,纤维性,中央形成空洞。叶皱缩卷曲,密被毛茸,叶柄长约1~2厘米。有的带有淡黄色至暗红色的果实。以干燥、肥嫩、叶绿、无子、无杂草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签别

  • 《闽东本草》:"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宜忌

  •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取白英全草制成100%注射液,肌肉注射。2岁以下每次2毫升,每日2次;4~12岁每次4毫升,每日2~3次;12岁以上每次4毫升,每日3~4次。治疗31例,痊愈(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尿三胆试验与肝功能恢复正常)23例,好转(自觉症状改善,尿三胆正常,肝功能好转者)8例。临床观察到,白英注射液对退黄、改善症状和降低转氨酶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降低麝浊、锌浊及脑絮效果较差。

    临床应用

  • 同属植物千年不烂心的全草,亦同等使用。植物形态详"苦茄"条。

    备注

【其他参考】

白毛藤 之 中药

白毛藤 之 植物

白毛藤 之 方剂

白毛藤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