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参
萝卜参,童子参,羊蹄参,山苦参,子母参,合合参,山苦参,子母参,合合参,童子参,萝卜参,羊蹄参,青阳参,合包参
  • 甘苦

    性味

    甘苦,平

  • 苦微甘。 《云南中草药》

    性味《云南中草药》

    苦微甘,平

  • 甘微苦,。 《云南中草药选》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

  • 益肾补气活血调经。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

    功效

    益肾补气,活血调经,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

  • 调经活血益肾。治闭经月经不调肾虚腰痛遗精阳痿不孕症。 《云南中草药》

    功效《云南中草药》

    调经活血,益肾,闭经,月经不调,肾虚腰痛,遗精,阳痿,不孕症

  • 补血活血补气。治久病体虚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倒经不孕症。 《云南中草药选》

    功效《云南中草药选》

    补血,活血,补气,久病体虚,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倒经,不孕症

  • 益肾活血调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功效

    益肾,活血调经

  • 肝炎:双参30克,与猪肝蒸服。 《云南中草药》
     

    符方《云南中草药》

    肝炎

  • 生於海拔2000~3000米的山谷林下、林缘、草坡等处。分布於四川、云南。

    产地

  • 为川续断科植物大花双参Triplostegia grandi flora Gagnep.的根。 双参块根呈纺锤形或长圆锥形,微弯曲,常两个孪生,偶有3个,长2~6厘米,直径0.2~0.5厘米,表面黄白色、黄棕色或棕黑色,根头残留部分草质茎;孪生根中,一个较饱满,具纵皱纹,另一个干瘪皱缩,具纵沟纹。有须根或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的呈蓝色,略呈角质样,有的呈灰白色,具髓部或中空。无臭,味先苦后微甜。

    形态

  • ①抗应激作用:采用常压耐缺氧、耐高温、耐低温、游泳实验,抗应激作用,观察双参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双参均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②降血糖作用:双参具有降低试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由清除白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过程实现的。

    药理

  • 根含环烯醚匝甙(triplosto-side)A,甲基马钱子甙(methylloganin),马钱子甙酸(loganicacid),当药甙(sweroside),胡萝卜甙(daucosterol)[1];含三匝皂甙:大花双参扛甙(triploside)A即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acid-3-O-β-D-xylopyra-nosyl(1→4)-β-D-xylopyranosyl(1→3)-β-D-xyolpl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soide],大花双参皂甙B,即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acid-3-O-β-D-xylopyranosyl(1→3)-β-D-xyl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3)-β-D-xyolpyranso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和大花双参皂甙C,即齐墩果酸3-O-β-D-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c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3)-β-D-xylopyranso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soide][2]。

    成份

  • 根含环烯醚萜苷A,甲基马钱子苷、马钱子苷酸,当药苷,胡萝卜苷;含三萜皂苷;大花双参皂苷A、B、C。

    成份

  • 秋季采挖。

    加工采集

  • 尚不明确。

    宜忌

  • 内服:煎汤,用量15~30克。主治肾虚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不孕、闭经。

    临床应用

  • (1)同属植物大花双参TriplostegiagrandifloraGagnep.别名青羊参。功效类同。(2)个别地区将双参作消炎利尿药,用来治疗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

    备注

【相关连结】
【其他参考】

双参 之 中药

双参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