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
和解剂
  • 白术炒,三两,(90g),白芍药炒,二两,(60g),陈皮炒,一两五钱,(45g),防风一两,(30g) 《丹溪心法》
    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方剂《丹溪心法》

  • 炒白术90克,白芍(炒)60克,陈皮(炒)45克,防风60克。 《丹溪心法》
    炒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方剂《丹溪心法》

  • 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用法

  • 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久泻者,加炒升麻18克。

    用法

  •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

  • 补脾泻肝。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丹溪心法》

    功效《丹溪心法》

    补脾泻肝,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

  • 白术健脾燥湿以治土虚
    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於土中泻木
    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
    佐使防风散肝郁,舒脾气,引药入脾经

    方解表

  • 痛泻之证,系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

    病机

  •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左关脉弦而右关脉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於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运用

  • 《丹溪心法》卷二

    备注

痛泻要方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