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母草
  • 蚊母草(Veronica peregrina L.)是车前科婆婆纳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0-25厘米,主茎直立,侧枝披散,全体无毛或疏生柔毛;下部叶倒披针形,上部叶长矩圆形,全缘或中上端有三角状锯齿;总状花序长,苞片与叶同形而略小,花萼裂片长矩圆形至宽条形,花冠白色或浅蓝色,裂片长矩圆形至卵形;闻果倒心形,边缘生短腺毛;种子矩圆形;花期5-6月;果期6-7月。蚊母草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各省地,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3000米处的潮湿的荒地、路边,喜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适宜在河边、水稻田旁生长。其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蚊母草味辛,性凉,入肺经,具有活血止血、清肺热、和肝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咳嗽痰中带血、吐血、鼻衄、咽喉肿痛、肝胃气痛、疝痛、痛经等症状。其嫩苗水煮去除苦味后,可食用。开花期间,可供观赏。

    形态

蚊母草 之 植物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