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凤凰肠,老鼠尾,平地木,石青子,凉伞遮金珠,山豆根,地杨梅,散血丹,浪伞根,金鸡爪,高脚罗伞,小罗伞,土丹皮,金锁匙,开喉箭,三条根,三两金,高茶风,铁凉伞,雪里开花,金鸡凉伞,大罗伞,大凉伞,凤凰翔(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红铜盘,高脚铜盘,青红草,硬脚金鸡,珍珠伞,桂笃油,真珠凉伞,凤凰肠,平地木,散血丹,紫金牛
  • 性味

    苦,辛,平

  • 苦辛

    性味

    苦辛,凉

  • 无毒。 《纲目》

    性味《纲目》

    苦,凉,无毒

  • 味甘性平。 《生草药性备要》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

    味甘,性平

  • 辛苦,性寒。 《陆川本草》

    性味《陆川本草》

    性寒

  • 行血祛风解毒消肿。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白喉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丹毒淋巴结炎;外用治外伤肿痛骨折毒蛇咬伤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行血祛风,解毒消肿,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白喉,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丹毒,淋巴结炎,外伤肿痛,骨折,毒蛇咬伤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治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 咽喉肿痹磨水或醋咽之。 《纲目》

    功效《纲目》

    咽喉肿痹,磨水

  • 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

    功效

    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

  • 治小儿干(疳)痞。 《岭南采药录》

    功效《岭南采药录》

  • 风湿骨痛鹤膝风。 《广西中药志》

    功效《广西中药志》

    风湿骨痛,鹤膝风

  • 劳伤吐血血崩心胃气痛腹胀腹痛。 《湖南药物志》

    功效《湖南药物志》

    劳伤吐血,血崩,心胃气痛,腹胀腹痛

  • 清热解毒。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功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清热解毒

  •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 咽喉肿痛:a.朱砂根9~15克,水煎服。b.朱砂根全草6克、射干3克、甘草3克,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朱砂根  

    符方《湖南药物志》

    咽喉肿痛

  • 治流火:朱砂根干根30~60克。水煎,调酒服。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 肺病及劳伤吐血:朱砂根9~15克,同猪肺炖服。先吃汤,后去药吃肺,连吃3肺为一疗程。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朱砂根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肺病及劳伤吐血

  • 跌打损伤关节风痛:朱砂根9~15克,水煎或冲黄酒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朱砂根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跌打损伤,关节风痛

  • 妇女白带痛经:朱砂根9~15克,水煎或加白糖,黄酒冲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朱砂根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妇女白带,痛经

  • 生於山坡路边草丛中、灌木林下。分布於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产地

  • 根簇生於略膨大的根茎上,呈圆柱形,略弯曲,长5~25cm,直径2~10m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具多数纵皱纹及横向或环状断裂痕,皮部与木部易分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厚,约占断面的一半,类白色或浅紫红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辛,有刺舌感。

    形态

  • 根茎略膨大。根丛生,支根呈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2~10毫米;表面暗棕色或暗褐色,具纵皱及横向断裂痕;质硬而脆,断面皮层易与木质部区分,皮部厚,占横面的1/2~ 2/3,类白色或粉红色,有散在的"朱砂点",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辛。

    形态

  • 25%煎剂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60%的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药理

  • 有抗生育、止咳平喘、驱虫和杀虫、抑菌作用,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压。

    药理

  • 含紫金牛醌、无羁萜、p-谷甾醇、岩白菜素、无机元素、朱砂根苷、朱砂根新苷A、朱砂根新苷B、百两金皂苷A、百两金皂苷B、11-O-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11-O-香草酰基岩白菜素、11-O-丁香酰基岩白菜素、仙客来亭A、环缩酚肽。

    成份

  • 秋后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加工采集

  • 干燥根,多分枝,呈细圆柱状,略弯曲,长短不一,径4~10毫米。表面暗紫色或暗棕色,有纵向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断面木部与皮部易分离,皮部发达,约占断面1/2,淡紫色,木部淡黄色。产福建、湖南、广西。湖南地区尚以同属植物两色紫金牛与本品同等使用。当地称为"红浪伞"、"紫背朱砂根"。

    签别

  •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切碎,晒干。

    炮制

  • 虚弱者慎用。

    宜忌

  • 孕妇、虚弱者慎用。

    宜忌

  • 治疗急性咽峡炎用10%水煎液,每服30毫升,每天3次;或用粉剂1克装胶囊吞服,每天3次;或用蜜丸,日服3次,每次1丸(含药粉1克)。经治45例,痊愈22例,好转19例,无效4例。一般於服药当天咽痛减轻,第2天热退,3~4天局部红肿消退。服药后少数有恶心、呕吐、胃区痛等副作用,停药后即可恢复。

    临床应用

  • 用量10~15克。用治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 湖南地区尚以同属植物两色紫金牛与本品同等使用。当地称为"红浪伞"、"紫背朱砂根"。

    备注

朱砂根 之 中药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