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
番木鳖,苦实,马前,马前子
  • ;有大毒。

    性味

    苦,温

  •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於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类风湿性关节痛

  • 清肺利咽止血。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疗伤药。

    功效

    清肺利咽,止血

  • 喉痹作痛:马钱子、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 《医方摘要》
    马钱子   青木香   山豆根  

    符方《医方摘要》

    喉痹作痛

  • 热牙痛不可忍:马钱子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痛止。 《握灵本草》
    马钱子  

    符方《握灵本草》

    热牙痛不可忍

  • 半身不遂:番木鳖,用香油炸,待浮起,取出乘热去皮为末,每服0.9克,黄酒下,汗出即愈。 《良朋汇集》
    番木鳖  

    符方《良朋汇集》

    半身不遂

  • 慢性中耳炎:马钱子1粒,打碎。放入碗中,加入茶油两许,放在文火上炖数十沸即成。用时将耳中浓液揩拭干净,然后用药棉蘸马钱子油塞入耳中,早、晚各换药1次。[《浙江中医杂志》,1987,:499] 《浙江中医杂志》
    马钱子  

    符方《浙江中医杂志》

    慢性中耳炎

  • 生於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於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产地

  • 钮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无臭,味极苦。

    形态

  • 兴奋中枢;镇痛;镇咳祛痰;健胃;抑菌。提取物能缩短小鼠巴比妥睡眠时间和明显降低最大电惊厥阈值,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士的宁使再障患者骨髓增生活跃,促进骨髓造血。

    药理

  • 主含多种毒性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马钱子碱Ⅳ-氧化物、异马钱子碱、番木鳖次碱、伪士的宁、伪马钱子碱、Ⅳ-甲基-断-伪马钱子碱等。

    成份

  • 体质虚弱者及孕妇禁用,不宜多服久服及生用,运动员慎用,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高血压、心臟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亦应禁服或慎服。据报道,麝香、延胡索可增强马钱子的毒性,故不宜同用。本品有大毒,过量易致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昏,烦躁不安,继则颈项强硬,全身发紧,甚至角弓反张,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呈痉笑;严重者昏迷,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心律不齐,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宜忌

  •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2~0.6克,大剂量0.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醣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内服,如按其成分番木鳖碱(士的宁)计算,一次量控制在6毫克为宜。内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加至患者感觉肌肉有一过性轻微颤动为最佳有效量,此反应也表明不可再加量。主要用治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临床应用

  • 书籍引用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马钱子 之 中药

马钱子 之 方剂

马钱子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