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
银胡,银夏柴胡,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
  • 微寒

    性味

    甘,微寒

  • 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瘠热羸瘦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清热凉血,虚劳骨蒸,阴虚久疟,瘠热羸瘦

  • 清虚热除疳热。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功效

    清虚热,除疳热

  • 骨蒸劳热:银柴胡
    银柴胡  

    符方

    骨蒸劳热

  • 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
    银柴胡  

    符方

    骨蒸劳热

  • 5克。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
    银柴胡  

    符方

    骨蒸劳热

  • 男妇虚劳发热,或咳或不咳:银柴胡、沙参各等分,每服6克,水煎服。 《本草汇言》
    银柴胡  

    符方《本草汇言》

    男妇虚劳发热,不咳

  • 治温证潮热,身体枯瘦皮肤甲错消瘦而不润者:银柴胡6克,鳖甲9克。水煎服。 《温病指归》
    银柴胡  

    符方《温病指归》

    温潮热,身体枯瘦,皮肤甲错,消瘦而不润者

  • 生於干燥草原及山坡悬崖石缝中。分布於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

    产地

  • 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和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厘米。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几无砂眼。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形态

  • 银柴胡根中含有菠菜甾醇,7-豆甾烯醇,银柴胡环肽Ⅰ,豆甾醇,α-菠菜甾醇-葡萄糖甙,7-豆甾烯醇葡萄糖甙,β-谷甾醇、α-菠菜固醇、β-谷固醇、3,4-二甲氧基肉桂酸等成分。

    成份

  •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宜忌

  • 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临床应用

银柴胡 之 中药

银柴胡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