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散
固涩剂
  • 黄芪,(30g),麻黄根,(9g),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30g)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芪   麻黄   牡蛎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方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黄芪去苗土 [30g]  麻黄根洗 [9g]  牡蛎 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30g] 
    黄芪   麻黄根   牡蛎米泔浸     火烧通赤  

    方剂

  • 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小麦30克,水煎温服。

    用法

  •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体虚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 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功效

    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 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益气固表,敛阴潜阳常用药对
    生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益气固表,敛阴潜阳常用药对
    麻黄根功专收敛止汗
    使小麦养气阴,退虚热

    方解表

  • 本方证病机为卫气不足,阴液已伤。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泄,故常自汗出;夜属阴,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加之汗出过多,心阴不足而心阳不潜,而见盗汗。“汗为心之液”
    汗出过多,心阴受损,心气耗伤,心失所养,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本方所治既有阳虚自汗,又有阴虚盗汗,气阴皆虚,故原书云“治诸虚不足”。舌淡、脉细弱均为气阴两虚之象,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病机

  •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气虚卫外不固,又有阴液受损,心阳不潜所致自汗、盗汗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於治疗病后、产后或手术后身体虚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结核病所致的自汗、盗汗属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者。

    运用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八治杂病》:治诸虚不足, 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备注

  • 书籍引用

    《金匮要略》

    《竹林寺女科秘方》

    《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疡医》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杂病》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妇人良方集要》

【相关连结】

牡蛎散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