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草药
植物
药方
搜索
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草药
植物
药方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搜索
草药详情
海桐皮
别名:
钉桐皮,鼓桐皮,丁皮,刺桐皮,刺通,接骨药,钉铜皮,刺桐皮,鼓桐皮,刺通,接骨药
收藏
分享
1
性味
苦辛,平
苦辛
,
平
。
2
性味
《海药本草》
味苦,温,无毒
味苦
,
温
,
无毒
。 《海药本草》
3
性味
味苦,平,无毒
味苦
,
平
,
无毒
。
4
性味
《本草经疏》
味苦辛
味苦辛
。 《本草经疏》
5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祛风湿
,
通经络
,
杀虫
。治
风湿痹痛
,
痢疾
,
牙痛
,
疥癣
。
6
功效
《海药本草》
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主
腰脚不遂
,
顽痹腿膝疼痛
,
霍乱
,
赤白泻痢
,
血痢
,
疥癣
。 《海药本草》
7
功效
《日华子本草》
血脉麻痹疼痛
治
血脉麻痹疼痛
,及煎洗目赤。 《日华子本草》
8
功效
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水浸洗目,除肤赤
主
霍乱中恶
,
赤白久痢
,
除甘匿
、
疥癣
。
牙齿虫痛
,并煮服及含之,
水浸洗目
,
除肤赤
。
9
功效
《纲目》
达病所
能行经络,
达病所
,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纲目》
10
功效
《岭南采药录》
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跌打
生肌
,
止痛
,
散血
,
凉皮肤
,敷
跌打
。 《岭南采药录》
11
功效
消肿,散瘀,止痛
消肿
,
散瘀
,
止痛
。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12
功效
《贵州草药》
解热祛瘀,解毒生肌,乳痈,骨折
解热祛瘀
,
解毒生肌
。治
乳痈
,
骨折
。 《贵州草药》
13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
祛风湿
、
通经络
、
止痛
。属
祛风湿
药下分类的
祛风湿
强筋骨药。
14
符方
《圣济总录》
中恶霍乱
治
中恶霍乱
:海桐皮煮汁服之。 《圣济总录》
15
符方
小儿蛔虫病
治
小儿蛔虫病
:海桐皮
海桐皮
16
符方
小儿蛔虫病
5~3克。研粉开水冲服。(《广西本草选编》)
海桐皮
17
符方
《广西本草选编》
肝硬化腹水
治
肝硬化腹水
:鲜海桐皮30克。炖猪骨服。 《广西本草选编》
18
符方
《圣惠方》
风虫牙痛
治
风虫牙痛
:海桐皮煎水漱之。 《圣惠方》
19
符方
《如宜方》
风癣有虫
治
风癣有虫
: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猪脂调搽之。 《如宜方》
海桐皮
蛇床子
20
产地
生於山地疏林,也有栽培。分布於广西、广东、云南、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及贵州等地。
22
形态
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L.var.orientalis(L.) Merr.的树皮。 板片状,两边略卷曲。外表面淡棕色,常有宽窄不等的纵凹纹,散布钉刺。钉刺长圆锥形,顶端锐尖,基部长圆形,纵向延长。内表面黄褐色,较平坦,有细密网纹。质硬而韧,断面裂片状,气微香,味稍苦或淡。
23
药理
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谓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4
药理
具有镇痛、镇静作用;抗菌;还有拮抗乙酰胆碱所致肠管收缩作用。1:3水浸剂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5
成份
树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含油,油中含饱和有机酸36.7%和不饱和有机酸(油酸、亚油酸)63.3%,另含下箴刺桐碱。
26
成份
含海帕刺桐碱、缘刺桐碱、甜菜碱、胆碱、刺桐文碱、刺桐特碱、刺桐定碱、刺桐灵碱、刺桐平碱、刺桐宁碱、刺桐匹亭碱、刺桐二烯酮碱、下箴刺桐碱、下箴刺桐碱甲酯、刺桐亭碱等成分。
27
加工采集
全年可收,而以春季较易剥取,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
28
签别
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产广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地。广西除用干皮外,其根皮亦同等入药。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尚有以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作海桐皮使用。参见"刺楸树皮"条。
29
炮制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30
宜忌
血虚者不宜服。
①《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②《本草汇言》:"痢疾、赤眼、痹躄诸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③《得配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
31
宜忌
血虚者不宜服。
32
临床应用
用量10~20克,煎服;或浸酒。外用煎洗或研末调敷。用治风湿痹痛、腰膝疼痛;外用治疥癣、湿疹。
33
备注
(1)不同地区海桐皮同名异物甚多,常见如下数种: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Koidz.东北地区;木棉科木棉BombaxmalabaricaL.广东地区;芸香科樗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福建和江浙地区。(2)适用於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常配合牛膝、薏苡仁、五加皮等药同用。治湿热下注、脚膝疼痛的病症,可配合萆薢、木通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外用治疥癣,可配合川槿皮、蛇床子、大黄,浸酒外搽。
34
书籍引用
《证治汇补》
30
疠风
68
腰痛
71
脚气
《正骨心法要旨》
4
卷二 头面部
5
卷三 胸背部
6
四肢部
《华佗神方》
20
卷十九 华佗兽医科神方
《本草求真》
4
上编 卷三·散剂
7
上编 卷六·杂剂
9
下编 卷八·主治上
10
下编 卷九·主治下
《证治准绳·幼科》
30
拘挛
《证治准绳·疡医》
54
癣
《证治准绳·类方》
2
中风
63
臂痛
65
痹
66
行痹
71
脚气
72
第五册 疠风
109
淋
《本草纲目》
1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3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霍乱
3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痢
4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脚气
7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腰痛
7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痛风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1182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海桐
《中藏经》
50
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
《妇人良方集要》
32
第三十三章,妇人风寒臂痛方论
39
第四十章,妇人血风肢体骨节疼痛方论
46
第四十七章,妇人腰脚疼痛方论
查看大图
相关连结
相关
相关中药 光叶海桐根
其他参考
方剂
方剂 顽癣必效方
方剂
方剂 龙齿牛膝散
方剂
方剂 疮方通神乳香膏
方剂
方剂 二乌丸
方剂
方剂 二十四味建中汤
方剂
方剂 风癣药
方剂
方剂 风损膏药
方剂
方剂 加减茯苓丸
方剂
方剂 两皮酒
方剂
方剂 列节浸酒
方剂
方剂 十生丹
方剂
方剂 舒经汤
方剂
方剂 乌鸡煎圆
方剂
方剂 乌鸡煎丸
方剂
方剂 宣络通痹汤
中药
中药 天仙藤
药方
药方 海桐皮酒
药方
药方 顽癣药酒方
药方
药方 消疣液
海桐皮 之
中药
海桐皮
天仙藤
海桐皮 之
方剂
顽癣必效方
龙齿牛膝散
疮方通神乳香膏
二乌丸
二十四味建中汤
风癣药
风损膏药
加减茯苓丸
两皮酒
列节浸酒
十生丹
舒经汤
乌鸡煎圆
乌鸡煎丸
宣络通痹汤
海桐皮 之
药方
海桐皮酒
顽癣药酒方
消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