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没药

别名:
末药,末药
树脂类
1

性味

辛,苦,平
2

性味

苦,平
3

性味

《药性论》
味苦辛
味苦辛。 《药性论》
4

性味

《海药本草》
温,无毒
味苦辛,无毒。 《海药本草》
5

性味

味苦,平,无毒
味苦无毒
6

功效

散血去瘀,消肿定痛
散血去瘀消肿定痛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7

功效

散血去瘀,消肿定痛,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8

功效

《药性论》
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不可忍
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饮之。 《药性论》
9

功效

《海药本草》
折伤马坠,推陈置新,堕胎,产后血气痛
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研烂,以热酒调服。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 《海药本草》
10

功效

《日华子本草》
破癥结宿血,消肿毒
破癥结宿血消肿毒。 《日华子本草》
11

功效

破血止痛,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
破血止痛。疗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
12

功效

心胆虚,肝血不足
13

功效

《纲目》
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纲目》
14

功效

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15

功效

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散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16

符方

《赤水玄珠》
血气不行,心腹疼痛,走注痛,月经不调,发热哺热,并宜用之
血气不行心腹疼痛,或走注痛月经不调发热哺热并宜用之:红花、没药、川归、玄胡各等分,为末。每服6克,童便、酒调下。 《赤水玄珠》
酒调下  
17

符方

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
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没药、乳香各9克,穿山甲15克,木鳖子12克。上为末。每服
穿山甲   木鳖子  
18

符方

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
5克至3克,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没药散)
穿山甲   木鳖子  
19

符方

《鲜溪单方选》
小儿盘肠气痛,腰曲,干啼
小儿盘肠气痛腰曲干啼:没药、乳香等分,为末。木香磨水煎沸,调3克服。 《鲜溪单方选》
 
20

符方

《御药院方》
筋骨损伤
筋骨损伤:米粉120克,入没药、乳香末各15克,酒调成膏。摊贴之。 《御药院方》
乳香末  
21

符方

《普济方》
小儿吐
小儿吐:没药3克,樟脑3克。上为末。以药点其舌上。 《普济方》
 
22

符方

肠痈腹痛,脉小数,将有脓者
肠痈腹痛脉小数将有脓者:瓜蒌一个,甘草12克,没药6克,乳香
 
23

符方

肠痈腹痛,脉小数,将有脓者
5克,研末。酒调服。(《症因脉治》四圣散)
 
24

符方

口疮
口疮:乳香、没药、雄黄各3克,轻粉
 
25

符方

口疮
5克,巴豆霜少许,为末掺之。(《赤水玄殊》没药散)
 
26

产地

产於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28

形态

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一,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胶质没药:成不规则块状,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表面深棕色或黄棕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味苦而有黏性。
29

形态

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1.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达6厘米以上。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
30

药理

没药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没药的抗菌作用可能与含丁香曲酚有关,参见"丁香"条。
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雄兔高胆甾醇血症(饲氢化植物油造成)的血胆甾醇含量,并能防止斑块形成,也能使家兔体重有所减轻。与其他含油树脂的物质相似,没药(一般用酊剂)有某些局部刺激作用,可用於口腔洗剂中,也可用於胃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
31

药理

与其他含油树脂的物质相似,没药(一般用酊剂)有某些局部刺激作用,可用於口腔洗剂中,也可用於胃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2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含挥发油对霉菌有轻度抑制作用。没药煎剂20毫克/千克股动脉注射,可使麻醉狗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下降。
32

成份

没药树含树脂25~35%,挥发油2.5~9%,树胶约57~65%,此外为水分及各种杂质约3~4%。树脂的大部分能溶於醚,不溶性部分含α及β罕没药酸,可溶性部分含α,β与γ没药酸、没药尼酸、α与β罕没药酚。尚含罕没药树脂、没药萜醇。挥发油在空气中易树脂化,含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藻烯、二戊烯、柠檬烯、桂皮醛、罕没药烯等。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
33

成份

主要含α罕没药酸、β罕没药酸、没药尼酸、没药帖醇、丁香油酚、柠檬烯、没药烯等成分。
34

加工采集

11月至翌年2月或6~7月采收。本品多由树皮的裂缝处自然渗出;或将树皮割破,使胶树脂从伤口渗出。初呈黄白色的液体,接触空气后逐渐凝固而成红棕色硬块。采得后去净树皮及杂质,置干燥通风处保存。
35

签别

干燥的胶树脂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2.5厘米,有的可达10厘米,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祖糙,覆有粉尘。质坚脆,破碎面呈不规则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泽,并伴有白色小点或线纹,薄片半透明。与水共研则成黄色乳状液。气微弱而芳香,味苦微辛。以块大、棕红色、香气浓而杂质少者为佳。主产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以索马里所产者最佳。
36

炮制

没药:拣去杂质,打成碎块。制没药:取拣净的没药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取出放凉。或炒至表面稍见熔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没药每100斤,用醋6斤)《本草从新》:"没药,水飞过,用钵坐热水中,以灯心同研,则易细。"
37

宜忌

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经疏》:"凡骨节痛与夫胸腹胁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於血虚者不宜用。产后恶霹去多,腹中虚痛者不宜用。痈疽已溃不宜用。目赤肤翳非血热甚者不宜用。"
38

宜忌

胃弱者慎服,孕妇及虚证无痛者禁服。
39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於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40

备注

(1)本品功用与乳香相似,故常相互配伍应用。
41

书籍引用

《白喉全生集》

《幼科指南》

《花韵楼医案》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2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气 4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虚损 5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惊悸 6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痔漏 6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瘀血 6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积聚症瘕 7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心腹痛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8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口舌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9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外伤诸疮 9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跌仆折伤 9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妇人经水 10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产后 10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惊痫 10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小儿惊痫 161 火部第六卷 火之一 神针火 163 火部第六卷 火之一 灯火 219 纲目第七卷 土之一 墨 238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自然铜 289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水银 290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水银 306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无名异 318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浮石 332 石部第十卷 金石之四 石胆 375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石硫黄 379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绿矾 454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当归 463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木香 477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补骨脂 478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姜黄 562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木贼 624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虎杖 666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乌头 706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牵牛子 751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络石 798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石长生 806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地锦 960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莴苣 1042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木瓜 1107 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之四 胡椒 1135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松 1147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降真香 1155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薰陆香 1156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没药 1157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骐竭 1271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四 茯苓 1272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四 琥珀 1414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水蛭 1487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一 守宫 1663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五灵脂 1701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牛 1711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黄明胶 1714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狗 1726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虎 1739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鹿 1771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鼬鼠
没药 之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