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汤
理气剂
  • 橘皮二斤,(12g),竹茹二升,(12g),大枣三十枚,(5枚),生姜半斤,(9g),甘草五两,(6g),人参一两,(3g) 《金匮要略》
    陈皮   竹茹   大枣   生姜   甘草   人参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相似度较高的药方】 十味温胆汤 55.56% 黑香四神散 50.00% 桂枝茯苓人参汤 50.00% 旋覆代赭汤 44.44% 小柴胡汤 44.44%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 44.44% 和解四物汤 44.44% 参耆姜苏石膏汤 44.44%
    方剂《金匮要略》

  •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用法

  •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呃逆,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丁香(6g)柿蒂(9g)人参(3g)生姜(6g)(原书未着用量)用法:水煎服。功用: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主治:胃气虚寒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症因脉治》
    柿蒂   生姜   人参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符方《症因脉治》

    丁香柿蒂汤,温中益气,降逆止呃,胃气虚寒,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 橘皮理气和胃以止呃二者重用以和胃止呃
    竹茹清热和胃以止呕二者重用以和胃止呃
    生姜和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
    人参益气补虚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
    佐使甘草益气补虚,调和药性助人参益气补中以复中虚
    佐使大枣益气补虚,调和药性助人参益气补中以复中虚

    方解表

  • 呃逆之证,皆因胃气不能和降所致,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证为久病或吐利伤中,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故见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等。针对本方证病机,气逆宜降,有热宜清,胃虚宜补,故治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为主,兼以益气补中。

    病机

  •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胃虚有热呕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频作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於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辨证属胃虚有热气逆者。
    3.注意事项:若因实热或虚寒所致呃逆、呕吐,则非本方所宜。

    运用

  • 人参
    (Panax
    ginseng)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二中。该物种虽可进行贸易,但须受许可证制度管制。

    符注

  • 书籍引用

    《证治汇补》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杂病》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妇人良方集要》

【相关连结】
【其他参考】

橘皮竹茹汤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