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草药
植物
药方
搜索
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草药
植物
药方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搜索
草药详情
平胃散
祛湿剂
收藏
分享
1
方剂
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炙甘草黄,一两,(30g)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2
用法
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3
功效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脉缓
燥湿运脾
,
行气和胃
。,
湿滞脾胃
证。
脘腹胀满
,
不思饮食
,
口淡无味
,
恶心呕吐
,
嗳气吞酸
,
肢体沉重
,
怠惰嗜卧
,
常多自利
,
舌苔白腻
而厚,
脉缓
。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4
符方
《易简方》
不换金正气散,解表化湿,和胃止呕,湿浊内停,兼有表寒证,呕吐腹胀,恶寒发热,或霍乱吐泻,或不服水土,舌苔白腻,<br>
不换金正气散
《易简方》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各等分(各10g)上为散,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功用:
解表化湿
,
和胃止呕
。主治:
湿浊内停
,
兼有表寒证
。
呕吐腹胀
,
恶寒发热
,
或霍乱吐泻
,
或不服水土
,
舌苔白腻
等。
《易简方》
生姜
厚朴
甘草
陈皮
半夏
姜
藿香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相似度较高的药方
七味除湿汤 55.56%
二柴胡饮 55.56%
苍朴二陈汤 55.56%
八解散 50.00%
厚朴建中汤 46.15%
安胃饮 45.45%
露姜养胃汤 45.45%
查补二陈汤 44.44%
丁香二陈汤 44.44%
瘴癘,腹满寒热 41.67%
5
符方
柴平汤,和解少阳,祛湿和胃,湿疟,一身尽疼,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柴平汤
《景岳全书》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陈皮苍术厚朴加姜枣煎服。功用:
和解少阳
,
祛湿和胃
。主治:
湿疟
。
一身尽疼
,
手足沉重
,
寒多热少
,
脉濡
。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6
方解表
君
苍术
辛香苦温,入中焦,燥湿健脾,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
君臣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
臣
厚朴
芳化苦燥,长於行气除满,兼可化湿
君臣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
佐
陈皮
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
使
甘草
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
使
生姜
温散水湿,和胃降逆
姜、枣相合以调和脾胃
使
大枣
补脾益气,以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
姜、枣相合以调和脾胃
7
病机
本方证由湿滞脾胃所致。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於中焦,则脾运不健,且气机受阻,故见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上逆而为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故为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湿邪中阻,下注肠道,则为泄泻。治当燥湿运脾为主,兼以行气和胃,使气行则湿化。
8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辨证属湿滞脾胃者。
3.注意事项: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10
符注
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濒危物种。
11
书籍引用
《敖氏伤寒金镜录》
30
第二十六·黄苔黑点舌
《证治汇补》
4
似中风
8
湿症
15
伤食
18
脾胃
22
卷之三 外体门 发热
25
疟疾
53
反胃
54
吞酸
72
厥症
74
痢疾
75
便血
《幼科指南》
3
初生门
8
泻证门
9
感冒风寒门
21
腹痛门
24
腹胀门
30
幼科证治汇方
《杂症会心录》
40
妇人杂症
《花韵楼医案》
2
正文
《本草求真》
2
上编 卷一·补剂
4
上编 卷三·散剂
6
上编 卷五·血剂
《竹林寺女科秘方》
57
第五十六症 胎前泄泻
《证治准绳·幼科》
29
天钓(内钓附)
36
遗尿
54
下气
57
疮疡
117
腹痛
138
不乳食
144
泻
150
集之八·脾脏部(下)疳
151
虚羸
159
黄胆
172
脱肛
180
寒热往来
181
疟
《证治准绳·疡医》
23
痈疽部分·头部(一)
24
痈疽部分·面部(二)
71
跌扑伤损
《证治准绳·类方》
7
中食
8
中恶
13
伤劳倦
22
疟
25
郁
26
痞
27
水肿
28
胀满
35
呕吐
39
霍乱
53
下血
71
脚气
98
不能食
101
黄胆
104
泄泻
105
滞下
《证治准绳·杂病》
8
中食
9
中恶
11
第一册·诸伤门 伤暑
15
伤劳倦
24
疟
31
胀满
39
呕吐
43
霍乱
57
下血
77
脚气
109
怠惰嗜卧
111
不能食
118
泄泻
119
滞下
188
蛊毒
《本草纲目》
3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噎膈
3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反胃
4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黄疸
253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针砂
373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砂
379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绿矾
400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术
470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豆蔻
543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续断
651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甘遂
712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王瓜
912
谷部第二十五卷 谷之四 糟
1104
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之四 蜀椒
1108
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之四 毕澄茄
1173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厚朴
1633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肪
1696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豕
1699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羊子
1726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虎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24
黄芪建中汤
50
甘遂半夏汤
86
桂枝茯苓丸
《幼幼集成》
9
保产论
52
伤食证治
57
疟疾证治
60
卷四 肿满证治
《明医杂著》
23
备用要方(暑症)
45
暑病
47
卷之四 风症
68
卷之六 附方
《妇人良方集要》
24
第二十五章,妇人中风诸症方论
38
第三十九章,妇人飞尸血厥方论
86
第八十七章,妇人心腹胀满方论
95
第九十六章,妇人泄泻方论
138
第一三九章,胎动不安方论
144
第一四五章,妊妒误服
145
第一四六章,妊娠心痛方论
169
第一七0章,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
171
第一七二章,妊振霍乱方论
179
第一八0章,妊娠胎水肿满方论
183
第一八四章,妊娠伤食方论
194
第一九五章,入月预备药物
198
第一九九章,催生方论
201
第二0二章,产难子死腹中方论
269
第二七0章,妇人阴蚀疳方论
《古今名医汇粹》
103
女科二
104
女科三
105
女科四
查看大图
其他参考
方剂
方剂 败毒平胃散
方剂
方剂 保和平胃散
方剂
方剂 八味平胃散
方剂
方剂 半夏平胃散
方剂
方剂 半苓平胃散
方剂
方剂 白凤膏
方剂
方剂 香砂平胃散
方剂
方剂 柴葛平胃散
方剂
方剂 和气平胃散
方剂
方剂 六味平胃散
方剂
方剂 温中平胃散
平胃散 之
方剂
平胃散
败毒平胃散
保和平胃散
八味平胃散
半夏平胃散
半苓平胃散
白凤膏
香砂平胃散
柴葛平胃散
和气平胃散
六味平胃散
温中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