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
金鸡落地,土黄鸡,老鼠尾,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一条根,土黄昏,吊马桩,千斤吊,大力黄,千尾荡,三股丝,金牛尾,千金坠,金鸡落地,大力黄,千金坠
  • 甘辛,

    性味

  • 味辛性温。 《岭南采药录》

    性味《岭南采药录》

    味辛,性温

  • 无毒

    性味

    甘,平,无毒

  • 甘微苦,归肺;肾;膀胱经 《福建中草药》

    性味《福建中草药》

    平,归肺,膀胱经

  • 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功效

    祛风利湿,消瘀解毒,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 补气血

    功效

    补气血

  • 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 《岭南采药录》

    功效《岭南采药录》

    祛风去湿,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

  • 壮筋骨,去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

    功效

    壮筋骨,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酸软无力,黄疸

  •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属杀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

  • 生於山坡草丛中。分布於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产地

  • 根长圆柱形,上粗下渐细,极少分枝,长30~70厘米,上部直径1~2厘米。表面棕黄色、灰黄色至棕褐色,有稍突起的横长皮孔及细皱纹,近顶部常成圆肩膀状,下半部间见须根痕;栓皮薄,鲜时易刮离,刮去栓皮可见棕红色或棕褐色皮部。质坚韧,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宽广,淡黄白色,有细微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涩。以根条粗长、除净芦茎及须根、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形态

  • 根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已确定结构有:蔓性千斤拔素(flemiphilippinin)C、D。此外还含5,7,3',4'-四羟基-6,8-双异戊烯基异黄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yl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碳原子数为22-30的正烷酸。

    成份

  • 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蔓性千斤拔素C、蔓性千斤拔素D、千斤拔素、羽扇豆醇、β-谷固醇等。

    成份

  • 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加工采集

  • 干燥根呈圆锥形,长15~30厘米,根头部较膨大。外表棕红色,有明显皮孔。皮部易剥落。商品多切成长约3~7厘米的斜片状。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呈菊花心。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签别

  • 孕妇慎服。

    宜忌

  • 内服:煎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痿软,跌打损伤,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

千斤拔 之 中药

千斤拔 之 植物

千斤拔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