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红
红背叶,羊蹄草,野木耳菜,红头草,叶下红,紫背叶,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红背中,土公英,九里明,千里急,眼明草,九龙光,百花草,一点红,叶下红,红背叶,紫背草,红背叶,土黄连
  • 性凉,味微苦。

    性味

    性凉

  •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杀虫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杀虫止痛

  • 蜂窝组织炎脓肿乳腺炎甲沟炎:一点红、穿心莲、白花蛇舌草、鸡骨香、两面针各50克,共研末。高压消毒后,加凡士林至1000克,即成25%的药膏。敷患处,每日1次。
    一点红   穿心莲   白花蛇舌草   鸡骨香   两面针  

    符方

    疖,蜂窝组织炎,脓肿,乳腺炎,甲沟炎

  • 大叶性肺炎:一点红、岗梅各30克,十大功劳15~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一点红   十大功劳  

    符方

    大叶性肺炎

  • 泌尿系感染睾丸炎:一点红、狗肝菜各500克,车前草250克。加水1500毫升,煎成500毫升。每服2毫升,每口3次。
    一点红   狗肝菜   车前草  

    符方

    泌尿系感染,睾丸炎

  • 麦粒肿:一点红、千里光、野菊花各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一点红   千里光   野菊花  

    符方

    麦粒肿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一点红、古羊藤各等量,每斤煎取浓液500毫升。3个月~3岁,每次20~40毫升;3岁以上酌增。
    一点红  

    符方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 风热感冒:鲜千里光全草30克,六角仙、野菊鲜全草各30。水炖。分三次服,每日1剂。 《常用青草药选编》
     

    符方《常用青草药选编》

    风热感冒

  • 咽喉肿痛:千里光干全草15克,元参9克,蚤休9克,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服。
     

    符方

    咽喉肿痛

  • 疮痈溃烂:千里光、半边莲、犁头草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千里光   半边莲   犁头草  

    符方

    疮痈溃烂

  • 梅毒:千里光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浓缩成膏,外搽。 《恩施中草药手册》
    千里光   土茯苓  

    符方《恩施中草药手册》

    梅毒

  • 急性泌尿系感染:千里光、穿心莲各30克。煎服。 《安徽中草药》
    千里光   穿心莲  

    符方《安徽中草药》

    急性泌尿系感染

  • 烫火伤:千里光8份,白及2份。水煎浓汁,外搽。 《江西中草药》
    千里光  

    符方《江西中草药》

    烫火伤

  • 痔疮:千里光、青鱼胆草各250克。加水煎成浓汁,搽患处。
    千里光   青鱼胆草  

    符方

    痔疮

  • 慢性湿疹:千里光、杉树叶、黄菊花、金银花各适量。煎水内服并外洗。 《草药手册》
    千里光   金银花  

    符方《草药手册》

    慢性湿疹

  • 扁桃体炎:羊蹄草9克。水3碗煎成1碗,分2次频频含咽。 《草药手册》
    羊蹄草  

    符方《草药手册》

    扁桃体炎

  • 慢性胃肠炎:羊蹄草60克,桂皮6克。水煎,每日1剂。 《草药手册》
    羊蹄草  

    符方《草药手册》

    慢性胃肠炎

  • 风热翳膜:羊蹄草120克,梅片0.3克。共捣烂,敷眼眶四周。
    羊蹄草  

    符方

    风热翳膜

  • 阴道炎外阴湿疹:鲜羊蹄草30~50克,食盐少许。煎水熏洗。 《安徽中草药》
     

    符方《安徽中草药》

    阴道炎,外阴湿疹

  • 水肿:羊蹄草全草、灯心草各60克。水煎,饭前服,每日2次。 《福建民间草药》
    灯心草  

    符方《福建民间草药》

    水肿

  • 乳腺炎疖肿:羊蹄草鲜全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1换。同时鲜全草30克,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乳腺炎,疖肿

  • 常生於山野、村边、路旁、田洼或旷野草地上。主产於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等地。

    产地

  • 生於山坡、路旁、林边、山脚疏林下、沟边草丛中。分布於广东、广西、浙江等地。

    产地

  • 生於山野、路旁、村边。主产於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等地。

    产地

  • 本品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ilia sonchifolia (L.) DC.的全草。 本品长10~70厘米。根呈现圆锥状,多弯曲。茎呈圆柱形,黄绿色至棕褐色,直径可达0.5厘米,有分枝。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髓部占较大部分,类白色。单叶互生,灰绿色至灰褐色,皱缩。茎下部叶卵形,琴状分裂或具钝齿,长4~10厘米,上部叶较小,无柄,常抱茎。头状花序,总苞圆柱状,基部稍膨大,瘦果圆柱形,长3~5毫米。气微,味淡。

    形态

  • 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全草。 茎圆柱形,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偶见枝梢带黄色头状花序。瘦果成熟时则露出白色冠毛。气微,味苦。

    形态

  • 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 DC.的全草。 全草长10~4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灰黄色。茎圆柱形,多分枝,有纵纹,灰绿色至黄绿色。叶疏生,厚纸质,光滑,无毛,下部叶呈琴状分裂,上部叶较小,基部抱茎,叶上表面灰绿色,叶下表面红色。头状花序具长总花梗,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式;总苞樽状,绿色;花冠红色,多已脱落,瘦果绿色,冠毛极多,白色。有青草气。

    形态

  • 抑菌试验:本品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药理

  • 1.抑菌作用:一点红醇提和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肠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具有抑菌作用。

    药理

  • 千里光煎剂具有抗菌、抑制钩端螺旋体生长、抗滴虫等作用,毒性小,煎剂灌服不能测出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对人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志贺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抗菌作用相当强。其所含酚酸对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药理

  • 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瘤EAC、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有细胞毒性,并能抑制肿瘤的增长,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和抑制DNA合成。

    药理

  • 据报道叶显黄铜甙、糖类的反应。全草尚显生物碱及酚类的反应。

    成份

  • 叶、茎、根中含微量氢氰酸,全草含黄酮化合物山柰酚-3-β-D-半乳糖苷、槲皮苷、芦丁、槲皮素以及熊果酸等。地上部分含千里光碱、β-谷甾醇、棕櫚酸和蜂蜜酸等。

    成份

  • 主要含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林碱、羽扇烯酮、齐墩果烷、β-谷固醇、胡萝卜苷、生物碱、对羟基苯乙酸、金丝桃苷、蒙花苷、齐墩果醇、槲皮素、消旋丁香脂素、大黄素、绿原酸、咖啡酸等成分。

    成份

  • 全草含生物碱和酚性成分。叶显黄酮苷、糖类反应。另含克氏千里光碱、多榔菊碱、金丝桃苷、三叶豆苷、蜂花酸、熊果酸、槲皮苷、槲皮素、棕櫚酸、西米杜鹃醇等成分。

    成份

  • 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L.)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加工采集

  • 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炮制

  • 过量使用易导致氢氰酸中毒。

    宜忌

  • 中寒泄泻者勿服。

    宜忌

  • 孕妇慎用。

    宜忌

  • 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用於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临床应用

  • 用量9~15克,煎服,鲜品50克,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用治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用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肺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睾丸炎、乳腺炎、疖肿疮疡、皮肤湿疹、跌打扭伤。

    临床应用

  • 小一点红(细红背叶)EmiliaprenanthoidesDC.,其主要特征为柔弱草本,茎细弱,叶卵形或窄倒卵形,茎下部叶较少,有短柄,上部叶无柄,叶基窄缩,稍耳状抱茎。分布於广西及南方各省区。在广西与前种同等入药。

    备注

  • 书籍引用

    《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杂病》

【相关连结】
【其他参考】

一点红 之 中药

一点红 之 植物

一点红 之 方剂

一点红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