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八月札

别名:
木通子,畜葍子,拿子,覆子,桴棪子,八月楂,压惊子,八月果,八月瓜,预知子,八月炸,百日瓜,牵藤瓜,野香交,冷饭包,拉拉果,羊开口,腊瓜,八月札,八月炸,八月瓜,燕覆子,八月楂,压惊子,拉拉果,燕尾草,马鞭梢,蜻蜓草,龙芽草,退血草,白马鞭
果实/种子类
1

性味

2

性味

寒,无毒
无毒
3

性味

《四川中药志》
性温平,无毒
性温平,味苦涩辛,无毒。 《四川中药志》
4

用法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 30-60g;或浸酒。
5

功效

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白痢疾,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6

功效

止赤白下利
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7

功效

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通十二经脉
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8

功效

《本草拾遗》
利大小便,宣通,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本草拾遗》
9

功效

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
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10

功效

《本草汇言》
噤口热痢
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本草汇言》
11

功效

腰痛
腰痛
12

功效

《四川中药志》
疏肝,纳肾气,膀胱疝气,吐血
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四川中药志》
13

功效

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
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於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14

功效

《陕西中草药》
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陕西中草药》
15

功效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
16

功效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17

符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胃肠胀闷
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8

符方

《四川中药志》
中寒腹痛,疝痛
中寒腹痛疝痛:预知子30克、小茴香12克,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预知子   小茴香  
19

符方

《中药志》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预知子配薏苡仁各60克,煎服。 《中药志》
 
20

符方

《中草药手册》
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预知子、金樱子、海金沙根各120克,天葵子240克。煎汤分3日服。 《中草药手册》
预知子   金樱子   天葵子  
21

符方

《常用抗癌药物手册》
肝癌
肝癌:预知子、石燕、马鞭草各30克。水煎服。 《常用抗癌药物手册》
预知子   马鞭草  
22

符方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马鞭草、车前草、鸡内金各15克。水煎服。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马鞭草   车前草   鸡内金  
23

符方

《福建药物志》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马鞭草、地锦草各15克,玄明粉9克。水煎服。痛甚者加三叶鬼针草30克。 《福建药物志》
马鞭草   地锦草   玄明粉  
24

符方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尿血
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尿血:鲜马鞭草30~60克水煎服。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25

符方

《福建药物志》
痛经
痛经:马鞭草、香附、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
马鞭草   益母草  
26

符方

《卫生易简方》
乳痈肿痛
乳痈肿痛:马鞭草一握,酒一碗,生姜一块。擂汁服,渣敷之。 《卫生易简方》
马鞭草   擂汁服  
27

符方

《江西中医药》
疗急慢性湿疹
疗急慢性湿疹:鲜马鞭草全草90克。洗净置瓦器中,加水500毫升,煮沸。待冷后,外洗患处,每日数次。[《江西中医药》1981,:56] 《江西中医药》
 
28

产地

野生於山坡或山谷疏林间。分布於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29

产地

生於路旁、田野、山坡、溪旁或村落附近。分布於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31

形态

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lmb.)Koidz.var.austalis(Diels)Rehd.的近成熟果实。(本文以木通为例,右图亦为木通) 卵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或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较粗而疏,未成熟者皱纹细密。果皮厚,粗糙,显颗粒性。剥开内有种子多数,密集於絮状果瓤中,种子圆形、长圆形或卵形,略扁平,红棕色或黑棕色,有光泽,具细密皱纹。气微清香,味淡而涩。
32

形态

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fficinalisL.的地上部分。 茎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1米;表面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小花多数,排列紧密,有的可见棕色花瓣,有的已成果穗。无臭,味苦。
33

药理

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具有抗癌作用,临床上可用於治疗乳腺癌及消化系统癌症。
34

药理

临床用马鞭注射剂治疗疟疾,对控制症状及杀灭疟原虫有一定作用。水煎液有一定镇咳作用,镇咳的有效成分为β-谷甾醇和马鞭草苷。动物实验表明,水及醇提物有消炎、镇痛作用;水煎液及酊剂对白喉杆菌等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及人体子宫肌肉均有一定兴奋作用。对交感神经末梢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哺乳动物可促进乳汁分泌。有拟副交感作用。
35

成份

含糖类、齐墩果酸、木通皂苷stc等成分。
36

成份

含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羽扇豆醇、β-谷甾醇、熊果酸、桃叶珊瑚苷、咖啡酸、齐墩果酸、桃叶珊瑚苷、马鞭草新苷等成分。叶中含马鞭草新苷、腺苷及β-胡萝卜素。根茎中含水苏糖。
37

宜忌

孕妇慎服
38

宜忌

凡脾虚作泄泻者勿用,孕妇慎服。
39

宜忌

气血虚、胃气弱及孕妇慎服。
40

临床应用

用量5~30克,煎服;大剂量可用30~60克;或浸酒。用治肝胃气痛、胃热不思食、腰痛、胁痛、疝气、痛经、子宫下垂、烦渴、输尿管结石。临床与尿珠子同用,治疗输尿管结石有较好疗效。
41

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煎汤服。用治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水肿、热淋。
42

归经

肝,胃
八月札 之 中药
八月札 之 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