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入丸、散,6-15g;鲜品可煮汁熬膏。
能补下元,调经种子。治血虚精亏及崩带。 《四川中药志》
调经种子
将妊娠母鹿剖腹,取出胎兽及胎盘,除尽残肉、油脂,置烤炉内烤至干透。
干燥的鹿胎,大小不一,全体弯曲,头大,嘴尖,下唇较长,四肢细长,有2蹄,尾短,脊背皮毛有小白色点,鲜时色淡,干燥后呈棕红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腥。以幼小、无毛、胎胞完整、无臭味者为佳。主产黑龙江、吉林、河北、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四川所产的鹿胎,为水鹿、白唇鹿、白鹿的胎兽及胎盘。用木板夹扁后加工干燥,商品呈扁圆形,棕褐色,外面包裹一层胎盘。
将鹿胎以酥油炙至黄脆,研成细末。
《四川中药志》:"上焦有痰热,胃中有火者忌。"
《四川中药志》:上焦有痰热,胃中有火者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