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细辛
地顶草,灯盏花,双葵花,灯盏草,罐儿草,灯盏菊,细辛草,东菊
  •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功效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

  • 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灯盏细辛6~9克。调鸡蛋蒸吃。 《云南中草药选》
    灯盏细辛  

    符方《云南中草药选》

    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

  • 腹泻:灯盏花9克,白头翁6克。水煎服。 《红河中草药》
    灯盏花   白头翁  

    符方《红河中草药》

    腹泻

  • 小儿营养不良水肿:灯盏花
    灯盏花  

    符方

    小儿营养不良,水肿

  • 5~5克。冲服或蒸鸡蛋服。(《中国民族药志》)
    灯盏花  

    符方

    小儿营养不良,水肿

  • 骨髓炎:灯盏花鲜品6克,大蓟根30克。捣敷。 《红河中草药》
     

    符方《红河中草药》

    骨髓炎

  • 生於海拔1200~3500米开旷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於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产地

  • 来源於菊科檀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 pus (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 全草长15~25厘米。根茎长1~3厘米,直径0.2~0.5厘米,表面凹凸不平,着生多数圆柱形细根,直径约0.1厘米,淡褐色至黄褐色。茎圆柱形,长14~22厘米,直径0.1~0.2厘米;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披针形、匙形、阔披针形或阔倒卵形,长1.5~9厘米,宽0.5~1.3厘米;黄绿色,先湍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全缘;茎生叶互生,披针形,基部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微苦。

    形态

  •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灯盏细辛提取液可显著增强离体豚鼠心臟冠脉流量。灯盏花可使犬心肌梗死模型的心梗范围显著降低。灯盏花黄酮使家兔主动脉血流量和心率有下降的趋势,对血压无明显影响。2.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促进纤溶活性作用:灯盏花注射液给家兔静脉注射,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而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提示灯盏花有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家兔静脉给药,可抑制体外血栓形成,且给药后2小时作用最强。3.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静脉注射灯盏花提取物能使家兔大脑皮质脑电图明显恢复,改善豚鼠软脑膜微血管流态,对豚鼠红细胞有明显解聚作用,并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4.抗纤维化和保护肝细胞作用:灯盏细辛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防治四氯化碳诱 发肝纤维化的作用。5.其他作用:灯盏花制剂还能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以及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功能;灯盏细辛有确切的防止白斑癌变的功效,该药对白斑癌变过程中的血管增生和扩无明显影响,但对血管构形、空间配置和血管壁的完整性有保护作;灯盏花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作用;灯盏细辛乙醇提取物有中等强度的抗菌活性及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药理

  • 全草含焦迈康酸,飞蓬甙(双称灯盏细辛甙),7-四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酣酸甲酯甙,芹菜素,高山黄芩素,大波斯菊甙,芹菜素-7-O-葡萄糖糖酣酸甙(灯盏花甲素),车前黄酮甙和高山黄芩素-7-O-葡萄糖酣酸甙(灯盏花乙素),其中以前者为主含少量芹菜素-7-O-葡萄糖酣酸甙的混合物命名为灯盏花素。

    成份

  •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宜忌

  • 用量9~15g,煎服或研末蒸鸡蛋服。外用适量。用治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头痛,牙痛。

    临床应用

灯盏细辛 之 中药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