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
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小鸡菜,扁豆秧
  •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 麻疹热毒:苦地丁9克,连翘12克,菊花9克。煎服。
    苦地丁  

    符方

    麻疹热毒

  • 水痘:苦地丁6克,甘草3克。水煎服。 《中草药学》
    苦地丁  

    符方《中草药学》

    水痘

  • 急性黄疸型肝炎:苦地丁、茵陈各15克。水煎服。 《山西中草药》
    苦地丁  

    符方《山西中草药》

    急性黄疸型肝炎

  • 痢疾:苦地丁配火线草、地榆。煎汤服。
     

    符方

    痢疾

  • 疔疮肿痛蜂窝组织炎丹毒:鲜苦地丁,捣烂外敷;或苦地丁15克,蒲公英30克,连翘、野菊花各15克,黄芩9克,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苦地丁   蒲公英   野菊花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疔疮肿痛,蜂窝组织炎,丹毒

  • 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肿热痛:苦地丁、野菊花各30克。水煎服。 《河北中药手册》
    苦地丁   野菊花  

    符方《河北中药手册》

    指头感染初起

  • 湿热疮疡:苦地丁、金银花、蒲公英各3克,大青叶9克。水煎服。
    苦地丁   金银花   蒲公英   大青叶  

    符方

    湿热疮疡

  • 生於山沟、旷地、林缘。分布於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

    产地

  • 罂粟科植物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干燥全草。 皱缩成团,长10~30厘米。主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茎细,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具5纵棱,质软,断面中空。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少见,花冠唇形,有距,淡紫色。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气微,味苦。

    形态

  • 在体外对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八迭球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

    药理

  • 全草含多种生物碱,如消旋的和右旋的紫堇醇灵碱、乙酰紫堇醇灵碱、四氢黄连碱、原阿片碱、右旋异紫堇醇灵碱、四氢刻叶紫堇明碱、二氢血根碱、乙酰异紫堇醇灵碱。

    成份

  • 体虚者忌之,孕妇慎用。

    宜忌

  • 用量9~15g,煎汤内服,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用治时疫感冒,咽喉肿痛,疔疮肿痛,痈疽发背,痄腮丹毒。

    临床应用

苦地丁 之 中药

苦地丁 之 植物

苦地丁 之 方剂

苦地丁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