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
动物类
蛤蟹,仙蟾,大壁虎,蚧蛇,德多,握儿,石牙,大壁虎,蚧蛇,蛤解,蛤蟹,仙蟾,熟地
  • 性味

    咸,平

  • 味咸,,有小毒。

    性味

  • 甘成,小毒。 《本经逢原》

    性味《本经逢原》

    温,小毒

  •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 补肺益肾定喘止嗽。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功效

    补肺益肾,定喘止嗽,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 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海药本草》

    功效《海药本草》

    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 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日华子本草》

    功效《日华子本草》

    肺气,止嗽

  • 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功效

    久肺劳,下淋沥,通水道

  • 补肺虚劳嗽有功。 《本草衍义》

    功效《本草衍义》

    补肺虚劳嗽

  • 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纲目》

    功效《纲目》

    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助阳道

  • 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 《本草再新》

    功效《本草再新》

    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

  •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阻益精。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功效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阻益精

  •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血药。

    功效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 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1对,贝母30克,紫菀30克,杏仁30克,鳖甲60克,皂荚仁30克,桑根白皮30克。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20丸,日三四服。忌苋菜。 《圣惠方》
    桑根白皮   如梧桐子大  

    符方《圣惠方》

    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 肺痿咳嗽:蛤蚧1对,人参、茯苓、知母、贝母、桑白皮各60克,甘草150克,大杏仁180克。上八味同为细末,入杏仁拌匀。每服
    桑白皮  

    符方

    肺痿咳嗽

  • 5克,入生姜二片,酥少许,水八分,沸热服;如以汤点,频服亦妙。(《博济方》蛤蚧散)
    桑白皮  

    符方

    肺痿咳嗽

  • 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蛤蚧、阿胶、牛犀角、鹿角胶、羚羊角各30克,除胶外,皆为屑,次入胶,分四服,每服用河水三升,於银石器中慢火煮至半升,滤去滓。临卧微温,细细呷。其滓,候服尽,再捶,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 《本草衍义》
    鹿角胶   羚羊角  

    符方《本草衍义》

    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

  • 产后喘气血两脱:人参60克,熟地黄60克,麦冬9克,肉桂3克,苏子2克,蛤蚧6克,半夏0.9克,水煎服。 《辨证录》
    熟地黄  

    符方《辨证录》

    产后喘,气血两脱

  • 疗阳痿:熟地黄30克,山萸肉、炒白术12克,远志、巴戟天、杜仲各3克,肉桂、茯神各6克,人参、枸杞各9克,蛇床子、肉苁蓉各15克,黄芪10克,大胞粉、仙灵脾各20克。病程日久酌加鹿茸粉
    熟地黄   山萸肉   炒白术   巴戟天   蛇床子   肉苁蓉   仙灵脾  

    符方

    疗阳痿

  • 5克或鹿角胶10克,10天为1疗程休息1周继服第2疗程〔《山西中医》1990;6:16〕
     

    符方

    5克(分冲),鹿角胶10克(烊化冲服),10天为1疗程,休息1周,继服第2疗程,〔《山西中医》1990,6(3)

  • 疗老年便秘:熟地黄、当归、威灵仙、白术、首乌各30克,升麻10克。水煎服,日1剂。〔《内蒙古中医药》1991;:15〕 《内蒙古中医药》
    熟地黄   威灵仙  

    符方《内蒙古中医药》

    疗老年便秘

  • 疗斑秃:熟地黄、菟丝子各60克,当归、川芎、杭芍各30克,木瓜、天麻、羌活各24克,共研细末,加蜜586克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外加洗药,治疗斑秃,疗效较好。〔《中医杂志》1963;:14〕 《中医杂志》
    熟地黄   菟丝子  

    符方《中医杂志》

    疗斑秃

  • 栖息於悬岩石壁洞缝中、树洞中。分布於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产地

  •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温县、博爱、孟县等地产量大,质量佳。

    产地

  • 该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0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內有细齿,生於顎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
    (包括頦鳞)
    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跡,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顏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形态

  • 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除去内臟的全体。 全体扁片状,头及躯干部长9~18厘米。头稍扁,略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中无大牙。背部银灰色或灰黑色,散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四足均具五趾,除第1趾外,其余均具爪,趾底面具吸盘。尾细长扁圆形,有6~7个不甚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类圆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形态

  •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g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形态

  •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量增加。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品种未注明)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海马为弱。

    药理

  • 蛤蚧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还具有抗炎、抗衰老、抗过敏、抗应激、降血糖及解痉平喘等作用。

    药理

  • 关於熟地黄和生地黄对血管内血栓形成综合征作用的药效比较表明:中国产的猪胆状的粗熟地能够强烈抑制肝臟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而熟地抗凝血酶的作用较弱。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通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作用探讨对纤溶系统的活化作用,发现熟地具有活化作用,而生地无此作用。亦有报告认为,地黄炒炭前后均有止血作用,且地黄制炭后止血作用并未增强。对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液止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药理

  • 含动物淀粉、蛋白质、脂肪。

    成份

  • 蛤蚧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18种氨基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等磷脂类,多种脂肪酸和钡、磷、镁等多种无机元素和肌肽、胆碱、肉碱、鸟嘌呤、蛋白质、脂肪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对小鼠受低温、高温、缺氧等应激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成份

  • 各种熟地黄的水及醇提取物较生、干地黄多,但各种方法炮制的熟地黄,水或醇提取物相差不大。干地黄中的特有的环烯醚萜及环烯醚萜甙,而熟地中几乎没有。熟地黄中含葡萄糖8.57%,较鲜地黄中含量(1.56%)为高,提示熟地经炮制后,部分多糖转化为单糖。在干地黄和熟地黄的炮制过程中,甙类成分亦有不同程度的分解,其中以单糖甙分解最多,其次是双糖甙,而三糖甙的地黄宁甙 D(Rehmannioside D)几乎不分解,熟地黄除梓醇(Catalpol)分解不及干地黄外,两者的差异不明显。

    成份

  • 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方法:
    ①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则立即不动,便可捕获。
    ②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
    ③针刺: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刺之。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於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

    加工采集

  • 干燥的全体,固定於竹片上而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米;腹背部宽6~10厘米。头大,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隆,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於颚的边缘,无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泽的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尾细长而结实,上粗下细,中部可见骨节,色与背部同。质坚韧,气腥,味微咸。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主产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过去曾发现-种伪蛤蚧,与蛤蚧外形相似,其不同点为:头部较小,齿生於颚内,并有大牙。眼细小而近闭合;背部有红黄色斑点;背部鳞片极细小,指、趾底面无吸盘。不能作蛤蚧使用。

    签别

  • 蛤蚧: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每蛤蚧10对,用黄酒半斤)
    ①《雷公炮炙论》:"蛤蚧,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②《日华子本草》:"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炮制

  • 外感风寒喘嗽忌服。
    ①《本草经疏》:"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

    宜忌

  • 外感风寒喘嗽及阳虚火旺者禁服。

    宜忌

  •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宜忌

  • 蛤蚧毒性低,未能测出蛤蚧醇提物经口半数致死量灌胃最大耐受量大於135g/kg,腹腔注射醇提物脂溶性部分的半数致死量为5.24g/kg水溶性部分的半数致死量与脂溶性相近。蛤蚧眼及脑在相当於25-200倍剂量下未见动物出现毒性反应。

    副作用

  • 用量3~6克,多入丸、散或酒剂。用治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临床应用

  • 内服:用量10~30克,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用於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临床应用

  • 过去曾发现-种伪蛤蚧,与蛤蚧外形相似,其不同点为:头部较小,齿生於颚内,并有大牙。眼细小而近闭合;背部有红黄色斑点;背部鳞片极细小,指、趾底面无吸盘。不能作蛤蚧使用。

    备注

蛤蚧 之 中药

蛤蚧 之 方剂

蛤蚧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