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青皮

别名:
青橘皮,青柑皮,青橘皮,青柑皮
1

性味

苦,辛,温
2

性味

苦辛,微温
3

性味

《本草图经》
味苦
味苦。 《本草图经》
4

性味

《医学启源》
气温,味辛,性寒,味苦
气温味辛。《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 《医学启源》
5

性味

《会约医镜》
苦辛微酸
苦辛微酸。 《会约医镜》
6

功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滯,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滯
疏肝破气消积化滯。用於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滯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7

功效

疏肝破气,散结消痰,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8

功效

《本草图经》
气滞,下食
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本草图经》
9

功效

《医学启源》
厥阴,破坚癖,散滞气,左胁有积气
《主治秘诀》云,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用之。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左胁有积气。 《医学启源》
10

功效

《纲目》
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11

功效

除痰消痞,肝气郁结,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
12

功效

《现代实用中药》
胃痛,吐逆,解热,消痰水
胃痛吐逆解热消痰水。 《现代实用中药》
13

功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14

符方

《方脉正宗》
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
肝气不和胁肋刺痛如击如裂者:青皮240克,白芥子、苏子各120克,龙胆草、当归尾各90克。共为末。每早晚各服9克,韭菜煎汤调下。 《方脉正宗》
白芥子   龙胆草   当归尾  
15

符方

《丹溪方》
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
因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指头不痛不痒五七年成痈名乳癌:青皮12克。水一盏半,煎一盏,徐徐服之,日一服,或用酒服。 《丹溪方》
 
16

符方

乳痈初发
乳痈初发:青皮、穿山甲、白芷、甘草、贝母各
穿山甲  
17

符方

乳痈初发
4克。上为细末。温酒调服。(《疡科选粹》青皮散)
穿山甲  
18

符方

《眾妙仙方》
疝气
疝气:青皮、小茴香。上为末,空心酒调服。 《眾妙仙方》
小茴香  
19

符方

《方脉正宗》
心胃久痛不愈,得饮食米汤即痛极者
心胃久痛不愈得饮食米汤即痛极者:青皮15克,玄胡索9克,甘草3克,大枣三个。水煎服。 《方脉正宗》
玄胡索  
20

产地

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在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22

形态

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四花青皮:果皮剖成4裂片,裂片长椭圆形,长4~6厘米,厚0.1~0.2厘米。外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密生多数油室;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小筋络。质稍硬,易折断,断面外缘有油室1~2列。气香,味苦、辛。个青皮:呈类球形,直径0.5~2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微粗糙,有细密凹下的油室,顶端有稍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硬,断面果皮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厚0.1~0.2厘米,外缘有油室1~2列。瓤囊8~10瓣,淡棕色。气清香,味酸、苦、辛。
23

药理

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挥发油中的柠檬烯有祛痰作用。水煎醇沉液,有显著的升压作用,且能兴奋呼吸,对失血、创伤、输血等不同原因造成的实验休克,亦有一定保护和治疗作用。
24

药理

调整胃肠功能;祛痰平喘;利胆;保肝;抗休克;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和自律性均有正性作用。
25

成份

各种青皮均含挥发油,且多含黄酮甙等。
26

成份

主要含橙皮苷、左旋辛弗林乙酸盐、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等。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含挥发油3.541%,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27

加工采集

一般在春末夏初时采收,但亦有延长至秋季采摘者。个大者用刀将皮剖成四片至蒂部为止,除净内瓤,晒干,称"四花青皮";中等大者称"个青皮",最小者习称"青皮子",晒干即得。
28

签别


①四花青皮(《医林集要》)形状不一,裂片多数为长椭圆形,边缘多向内卷曲,皮薄。外皮黑绿色或青绿色,有皱纹。内面黄白色,有脉络纹。断面边缘有油点。气清香,味苦辛。以皮黑绿色、内面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②个青皮又名:均青皮。呈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2~2.5厘米,小於1厘米的称"青皮子"。表面深灰色或黑绿色,有细皱纹及小瘤状突起.基部有果柄痕,指划之可见油迹。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皮厚1.5~3毫米,淡黄色或黄白色,外层显油点,内有果瓤。气清香,味苦辛。以坚实、个整齐、皮厚、香气浓者为佳。以上均主产於福建、浙江、四川。此外,江西、云南、湖南等地亦产。青皮药材,除用橘类的未成熟果实外,其同属植物甜橙(广东、广西、贵州、福建、陕西、云南)、香橼(浙江、福建)以及茶枝柑(广东、广西)等柑类的未成热果实亦有作青皮使用者。植物形态参见"甜橙"、"香橼"、"柑"等条。
29

炮制

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醋青皮:取青皮片,用醋拌匀,待醋吸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取出,晾干。(每青皮片100斤,用醋15斤)。
30

宜忌

气虚者慎服。
①《仁斋直指方》:"有汗者不可用。"
②《本草蒙筌》:"老弱虚羸,尤宜全戒。"
③《本草经疏》:"肝脾气虚者,概勿使用。"
31

宜忌

气虚者慎服。
32

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用治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33

书籍引用

《医学真传》

《幼科指南》

《杂症会心录》

《花韵楼医案》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10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12 序例第二卷 序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2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气 3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脾胃 3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哕 3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胀满 4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喘逆 4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吐血衄血 6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积聚症瘕 7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心腹痛 7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腰痛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唇 8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须发 8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疡癜风 10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疳 375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石硫黄 481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荆三棱 505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薄荷 706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牵牛子 871 谷部第二十三卷 谷之二 阿芙蓉 995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胡瓜 997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苦瓜 1027 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之一 李 1032 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之一 桃 1038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梨 1051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柿 1055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橘 1066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胡桃 1087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无漏子 1117 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之五 西瓜 1161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詹糖香 1180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梧桐 1493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二 白花蛇 1563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海马 1791 人部第五十二卷 人之一 人屎

《神农本草经》

青皮 之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