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微苦甘,平。
平
味苦。 《本草衍义》
味苦
性微温,味辛。 《滇南本草》
味辛
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纲目》
气平
用於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
青皮胸胁痛,调经止痛
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唐本草》
大下气
快气。 《医学启源》
快气
治崩漏。 《汤液本草》
崩漏
治偏正头痛:川芎60克,香附120克。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 《澹寮方》
偏正头痛
治吐血:香附150克,甘草3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6克,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
吐血
治鼻衄:香附,妇人发,研匀,汤调方寸匕服。 《卫生易简方》
鼻衄
治尿血:香附、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 《全生指迷方》
尿血
生於山坡草地、耕地、路边及水边、湿地、河沟和沙地等。分布於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纺锤形,或略弯曲,长2~3.5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并有明显而隆起的环节6~10个,节长2~6毫米,节上有眾多朝向一方的棕色毛须,并残留根痕;去净毛须的较光滑,有细密的纵脊纹。质坚硬,蒸煮者断面角质样,棕黄色或棕红色,生晒者断面粉性,类白色;内皮层环明显,中柱色较深,维管束点清晰可见。气芳香特异,味微苦。
①对子宫的作用
香附子(购自南京,据说产於广东)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②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③抗菌作用
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挥发油及醇提取物对大鼠有显著的镇痛和解热作用。有松弛平滑肌和雌激素样作用,有抗炎、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还有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促进离体脂肪组织的分解;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和细胞凋亡作用。
含葡萄糖8.3~9.1%、果糖1.0~1.7%,淀粉40~41.1%、挥发油0.65~1.4%。挥发油中含:β-蒎烯、莰烯、1,8-桉叶素、柠檬烯、对-聚伞花素、香附子烯、芹子三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绿叶萜烯酮、α-及β-莎草醇、香附醇、异香附醇、环氧莎草薁、香附醇酮、莎草薁酮、考布松及异考布松。根部含有抑制某些真菌发育的物质。
含挥发油约1%,油中含有多种倍半萜及其氧化物,还含有少量单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另含α-香附酮、β-蒎烯、丁香烯、桉叶素、香附子烯、香附醇、胡萝卜苷、β-谷固醇、大黄素甲醚等成分。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一般在秋季挖取根茎,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入沸水中片刻,或放蒸笼中蒸透取出晒干。再放入竹笼中来回撞擦;用竹筛去净灰屑及须毛,即成光香附。亦有不经火燎,即将根茎装入麻袋撞擦后晒干者。也有用石碾碾去毛皮,称为香附米。
干燥根茎多呈纺锤形,有时略弯曲。长1.5~4.5厘米,直径5~10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及数个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色毛状鳞片及残留的根痕;去净毛须者,则外表光滑,环节不明显。质坚硬,经过蒸煮者断面色棕黄而微紫红,显角质性;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周边与中心分层明显,中心色略深。气芳香,味微苦。以个大、色棕褥、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主产山东、浙江、湖南、河南。其他地区亦多有生产。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佳。
碾碎,醋炒。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②《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③《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气虚无滞者慎服;阴虚、血热者禁服。
毒性:香附挥发油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297±0.019ml/kg。香附毒性较小,饲料中加药比例不超过25%时,大鼠可以耐受。加药量达30-50%时,动物生长受一定抑制。香附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半数致死量约为1500mg/kg。三萜类化合物IV-B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0mg/kg。香附挥发油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297±0.019ml/kg。
用量6~9克,煎汤内服。用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