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
简 介:现存之《中藏经》,传说为华佗所作,有名邓处中者尝为该书作序,言此书系从华氏寝室遗藏中获得,然语多怪诞,颇不足信,且《隋书》及新旧《唐书》均未着录,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
作者:
共 51 章节 3.53万+字数

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第四十七
失病者,有宜汤者,有宜圆者,有宜散者,有宜下者,有宜吐者,有宜汗者,有宜灸者,有宜针者,有宜补者,有宜按摩者,有宜导引者,有宜蒸熨者,有宜澡洗者,有宜悦愉者,有宜和缓者,有宜水者,有宜火者,种种之法,岂能一也。若非良善精博,难为取愈。其庸下识浅,乱投汤圆,下汗补吐,动使交错,轻者令重,重者令死,举世皆然。
且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袪分邪恶,润泽枯朽,悦养皮肤,益充气力,扶助困竭,莫离于汤也。圆可以逐风冷,破坚症,消积聚,进饮食,舒荣卫,开关窍,缓缓然,参合无出于圆也。散者,能袪风寒暑湿之气,摅寒湿秽毒之邪,发扬四肢之壅滞,除剪五脏之结伏,开肠和胃,行脉通经,莫过于散也。下则疏豁闭塞,补则益助虚乏,灸则起阴通阳,针则行荣引卫,导引则可以逐客邪于关节,按摩则可以驱浮淫于肌肉,蒸熨辟冷,暖洗生阳,悦愉爽神,和缓安气。
若实而不下,则使人心腹胀满,烦乱鼓肿。若虚而不补,则使人气血消散精神耗亡,肌肉脱失,志意昏迷。可汗而不汗,则使人毛孔关塞,闷绝而终。合吐而不吐,则使人结胸上喘,水食不入而死。当灸而不灸,则使人冷气重凝,阴毒内聚,厥气上冲,分遂不散,以致消减。当针而不针,则使人荣卫不行,经络不利,邪渐胜真,冒昧而昏。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随肌肉,久留不消。宜蒸熨而不蒸熨,则使人冷气潜伏,渐成痹厥。宜澡洗而不澡洗,则使人阳气上行,阴邪相害。不当下而下,则使人开肠荡胃,洞泄不禁。不当汗而汗,则使人肌肉消绝,津液枯耗。不当吐而吐,则使人心神烦乱脏腑奔冲。不当灸而灸,则使人重伤经络,内蓄炎毒,反害中和,致于不可救。不当针而针,则使人气血散失,关机细缩。不当导引而导引,则使人真气劳败,邪气妄行。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人肌肉(月真)胀,筋骨舒张。不当蒸熨而蒸熨,则使人阳气遍行,阴气内聚。不当淋流而淋流,则使人泾侵皮肤,热生肌体。不当悦愉而悦愉,则使人神失气消,精神不快。不当和缓而和缓,则使人气停意折,健忘伤志。
大凡治疗,要合其宜,脉状病候,少陈于后。凡脉不紧数,则勿发其汗。脉不疾数,不可以下。心胸不闭,尺脉微弱,不可以吐。关节不急,荣卫不壅,不可以针。阴气不盛,阳气不衰,勿灸内。无客邪,勿导引。外无淫气,勿按摩。皮肤不痹,勿蒸熨。肌肉不寒,勿暖洗。神不凝迷,勿悦愉。气不急奔,勿和缓。顺此者生,逆此者死耳。脉病之法,备说在前。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