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
简 介:现存之《中藏经》,传说为华佗所作,有名邓处中者尝为该书作序,言此书系从华氏寝室遗藏中获得,然语多怪诞,颇不足信,且《隋书》及新旧《唐书》均未着录,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
作者:
共 51 章节 3.53万+字数

卷上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此天地之常也。
人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此人之常也。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而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
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彗孛飞走,乃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则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则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则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则天地之枯焦也。
鉴者决之以药,济之以针,化之以道,佐之以事。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也,来亦速,而去亦速。阳生于热,热而舒缓;阴生于寒,寒则拳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究乎此,如其神耳!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