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简 介: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
作者:
共 81 章节 11.37万+字数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阳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治痈肿者,刺痈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A2U3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