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杂著
简 介:明代医家王纶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该书由王纶撰于嘉靖己酉(1502)年,薛己注,刊于1549年。王氏学宗丹溪,把朱、李(东垣)的学术经验融合起来,参以本人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而成是书。全书共六卷。卷一至卷三为医论及杂病证治,包括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等内科病,妇产科和五官科疾病等的辨证施治,分析了李东垣、朱丹溪的治法及方法等,卷四专论风证。卷五论小儿证治。卷六为附方。
作者:明 王纶撰
共 68 章节 11.6万+字数

痢疾
痢是湿热食积,治者别赤白青黄黑五色以属五脏。白者湿热气分,赤者湿热血分赤白相杂气血俱伤,黄者食积。治法:泻肠胃之湿热开郁结之气,消化积滞,通因通用。其初只是下,下后未愈,随症调之。痢稍久者不可下,胃虚故也。痢多属热,然亦有虚与寒者。虚者宜补,寒者宜温。年老虚弱人不宜下。
主方黄芩(炒) 黄连(炒,各五分) 白芍药(炒,二钱,以上三药乃痢疾之必用者) 木香 枳壳(炒,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槟榔(一钱) 上姜、水煎服。
腹痛,加当归一钱五分,缩砂一钱。再木香芍药各五分。
愚按前症若因湿热郁结,后重不利,宜用此方。若饮食停滞,用二陈汤山楂,送香连丸。仲景先生云:脉沉而有力者,属里实也,宜下之;沉而无力者,属里虚也,宜补之。元气虚滑者,宜温之、涩之。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脉浮大,此为虚而强下之故也。脉浮革者,因而肠鸣,当温之。下痢腹坚者,当下之下痢谵语有燥屎,当下之下痢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急下之。下痢脉大浮弦,当自愈。下痢腹满痛为实,当下之。治者审焉!
若后重,加滑石(炒)五分。再加枳壳槟榔芍药条芩各五分。
愚按痢而便脓血者,乃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若大肠积滞,壅实而后重,法当疏导;若大肠气虚下陷而后重,法当升补。
司马王荆山,患痢后重,服枳壳槟榔之类,后重益甚,食少腹痛。余以为脾胃伤而虚寒也,用六君、木香炮姜而愈。
太常边华泉,呕吐不食腹痛后重,服大黄之药,腹痛益甚,自汗发热,昏愦,脉大。余以为胃气复伤,阳气虚寒脱陷也。以参、术各一两,炙草炮姜各三钱,升麻一钱,一剂而苏。又用补中益气炮姜,二剂而愈。
白痢,加白术白茯苓滑石(炒)、陈皮各一钱。初欲下之,再加大黄五钱。兼食积,加山楂枳实各一钱。
愚按前症若腹痛后重,怕手按腹,或脉洪实,为积滞闭结,宜用此方疏通之;若腹痛后重,喜手按腹,或脉微细,为阳气虚寒,宜用六君、手姜温补之。
少宗伯顾东江,停食患痢腹痛下坠,或用疏导之剂,两足肿胀食少体倦烦热作渴脉洪数,按之微细。余以六君子加姜、桂各二钱,吴茱、五味各一钱,煎熟冷服,即睡觉而诸症顿退,再剂而安。此内真寒而外假热,治以热剂而冷冻饮料。东垣先生治假寒热之症,投以假寒热之剂。
廷评曲汝为,食后接内,患腹痛去后,似痢非痢,次日便脓血烦热作渴,神思昏倦,用四神丸一服顿减,又用八味丸料加吴茱、五味骨脂肉蔻,二剂全愈。
若红痢,加当归川芎桃仁各一钱五分。初欲下之,再加大黄五钱。
愚按前症若病日久,或误服疏通之药而不能愈者,当调补脾胃。大凡血症久而不愈,多因阳气虚而不能生血,或因阳气虚而不能摄血,故丹溪先生治此症久而不愈,用四君子汤以收其功。
判官汪天锡,患痢腹痛后重,渴欲饮冷,饮食不进,用芍药汤,纳大黄一两。四剂稍应,仍用前药,但大黄减半,数剂而愈。
通府薛允 ,下血,服犀角地黄汤,其血愈多,发热少食里急后重。予以为清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一剂而瘳。
红白相杂,加川芎当归桃仁各一钱五分以理血滑石陈皮苍术各一钱五分以理气。有食积者,加山楂枳实以消导。
愚按前症若气滞食积湿热所致,宜用此方治之。若脾虚饮食停滞,宜用六君子汤送香连丸调补之。经云:脾主血,肺主气。前症乃气血俱受病也。若因脾肺血伤所致,宜用四物汤白术茯苓,煎送香连丸;若因脾肺气伤所致,宜用四君汤加当归川芎,煎送香连丸
白痢久,胃弱气虚,或下后未愈,去槟榔枳壳,减芩、连、芍药各七分,加白术一钱五分,黄 、陈皮茯苓各一钱,缩砂干姜(炙)各五分。
愚按前症若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者,乃土不能生金,肺与大肠气伤而下坠也,当用升阳益胃汤举其阳气,则阴自降而二便自愈矣。饮食不入发热作渴,其势危甚,用十全大补汤;如不应,送二神丸。
若红痢久,胃弱血虚,或下后未愈,减黄芩黄连各五分,加当归川芎熟地阿胶陈皮各一钱,白术一钱五分。
愚按前症若脾经血热下注而不愈者,用四物汤白术茯苓;若脾经气虚不能统血而不愈者,用四君子加川芎当归;若中气下陷不能摄血而不愈者,用补中益气汤。
若赤黑相杂,此湿胜也,及小便赤涩短少,加木通泽泻茯苓各一钱,山栀仁(炒)五分,以分利之。
愚按初患湿盛而小便赤涩者,宜用前药;若病久而阳气下陷,或老弱者,宜用升阳除湿防风汤;若脾土亏损,寒水来侮,先用六君子汤加姜、桂以温而补之,后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以升而补之。
血痢,加当归川芎生地黄桃仁槐花(炒)各一钱;久不愈,减芩、连各七分,去槟榔枳壳,再加阿胶珠、侧柏叶白术各一钱五分,干姜(炒黑)、陈皮各一钱。
愚按前症亦有因脾气虚弱者,有因脾气下陷者,有因肝气虚弱者,有因肝血虚热者。
祠部李宜散,患血痢,胸腹膨胀大便欲去不去,肢体殊倦。余以为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归源,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治之渐愈。后因怒,前症复作,左关脉弦浮,按之微弱,此肝气虚不能藏血,用六味丸治之而愈。
若痢已久,而后重不去,此大肠坠下,去槟榔枳壳,用条芩,加升麻一钱以升提之。
愚按前症亦有因大肠气滞者,有因大肠气陷者,有因大肠血虚者,有因脾肾虚寒者。若大肠气滞坠下,宜用四君子送香连丸;若大肠气虚陷下,宜用四君子加柴胡升麻香连丸;若大肠血虚后重,宜用四物汤加参、术送香连丸。东垣先生云:里急者,腹中不宽快也,亦有虚坐而大便不行者,皆血虚也,血虚里急后重
呕吐食不得下,加软石膏一钱五分,陈皮一钱,山栀仁(炒)五分,生姜六分。缓呷之,以泻胃口之热。
愚按前症若脾胃素有实热,或过食浓味辛辣而暴患之,宜用此方;若胃气虚,膈气逆而作呕吐者,用六君子加生姜;若胃气虚寒,亦用前药加炮姜木香
有一样气血虚而痢者,用四物汤人参白术陈皮黄芩黄连
愚按前症若脾气虚而血弱,宜用四君子汤;若胃气虚而血弱,宜用补中益气汤;若久病气血俱虚,宜用八珍汤。大凡此症久而不愈,或变症百出,但守前法,久之自愈。
有一样寒痢,用黄连木香芍药(酒炒)、当归干姜(炒)、缩砂、浓朴、肉桂
愚按东垣先生云,前症若脉沉细而身不动作,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气息者,用姜附汤;身重四肢不举者,用术附汤;暴下无声,身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不禁,气难布息,脉微呕吐者,用浆水散。
先太安人,年八十,仲夏患痢腹痛,作呕,不食,渴饮汤水,按腹痛稍止,脉鼓指而有力。余谓真气虚邪气实也,用人参五钱。白术茯苓各三钱,陈皮升麻附子炙甘草各一钱。服之睡觉索食,脉症顿退,再剂而安。
横金陈子复,面带赤色,吐痰口干,或时作泻。或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不应。予脉之左关弦急,右关弦大,此乃肾水挟肝木之势而克胜脾土也。不信,后交夏果患痢而亡。
若得痢而误服温热止涩之药,则虽稍久,亦宜用前法以下之,下后方调之。
若得痢便用前症法下之而未应,又用前调理法治之久而不愈,此属虚寒滑脱,可于前补虚寒温二条用择,更加龙骨石脂罂粟壳乌梅肉等收涩之药。
愚按前症若脾气虚寒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加粟壳、姜、桂,如不应,急用附子:若气血虚弱,宜用十全大补汤附子粟壳;若命门火衰,用八味丸以补土母;若腹痛作渴饮汤,手按腹痛稍止者,俱温补脾胃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