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杂著
简 介:明代医家王纶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该书由王纶撰于嘉靖己酉(1502)年,薛己注,刊于1549年。王氏学宗丹溪,把朱、李(东垣)的学术经验融合起来,参以本人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而成是书。全书共六卷。卷一至卷三为医论及杂病证治,包括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等内科病,妇产科和五官科疾病等的辨证施治,分析了李东垣、朱丹溪的治法及方法等,卷四专论风证。卷五论小儿证治。卷六为附方。
作者:明 王纶撰
共 68 章节 11.6万+字数

备用要方(暑症)
夏月伤暑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此暑伤元气也,服后方。
人参 黄 (蜜炙麦门冬(去心) 白芍陈皮 白茯苓(各一钱) 黄连(炒)甘草(炙,各五分) 黄柏(三分) 白术(一钱五分) 香薷 知母(各七分)
上姜、水煎,食前温服。
愚按东垣先生曰: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烦热无汗,为房室阴寒之气所遏,(名曰中 以大顺散)热药主之,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得之者,名曰劳役中热,其病必苦头痛躁热恶热肌热大渴,汗泄,懒动,为天热外伤肺气,以苍术白虎汤凉剂主之。若人元气不足,用前药不应,宜补中益气汤主之。大抵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若人饮食劳倦内伤中气,或酷暑劳役外伤阳气者,多患之,法当调补元气为主,而佐以解暑。若中 者,乃阴寒之症,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时从症之良法也。今患暑症殁,而手足指甲肢体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温补其内,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夫香薷饮乃散阳气真阴之剂也,须审有是症而服,亦何患哉?若人元气素虚,或犯劳过度而饮之者,适所以招暑患病也。(其暑热伤元气而类风症者,见第四卷首治验。)
若夏秋暑热,因过用冷物茶水伤其内,又过取凉风伤其外,以致恶寒发热胸膈饱闷,或饮食不进,或兼呕吐泄泻,此内外俱伤寒冷也。
人参 干姜(炒紫色) 浓朴(姜水炒) 陈皮 羌活 枳实 白茯苓(各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食前温服。
愚按前症如未应,宜用藿香正气散;若内外已解,寒热未退,或饮食未进,宜用六君子汤。《保命集》云:霍乱阳明症,宜用和中、平胃、建中,或四君子汤辈。脉浮自汗,四君子加桂枝主之;脉浮无汗,四君子加麻黄吐利转筋胁下痛脉弦者,木克土也。用平胃散木瓜,或建中加柴胡木瓜吐利转筋腹中痛,体重,脉沉而细者,四君子加白芍药、良姜吐利四肢拘急脉沉而迟,属少阴,四君子加姜、附、浓朴;吐利四肢厥冷脉微缓,属厥阴,建中加归、附。吐利头痛身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寒多欲饮水者,理中丸主之。元戎云:太阴霍乱者,理中加橘红吐下腹痛手足逆冷,理中加熟附;吐利转筋者,理中加火 石膏一两。
进士刘华甫,夏月食生冷果品患前症。余用附子理中汤,一服顿安。
上舍徐民则,夏月入房及食冰果面食而患腹痛。余曰:此阴寒之症也,须用附子理中汤以回阳。不信,别用二陈、枳实黄连香薷饮之类而死。
若夏暑在途中,常服以壮元气清热驱暑,服之免中暑霍乱泄泻痢疾等症。
人参(一钱二分) 白术(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粒,杵碎) 麦门冬(去心) 白芍药(炒)白茯苓(各一钱) 知母(炒) 陈皮 香薷(各七分) 黄芩(炒三分)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食前温服。
愚按前症若人元气虚弱,宜用补中益气柴胡升麻,加麦门、五味,或少加炒黑黄柏人参养气汤亦可用。
一儒者,季夏患泄泻,腹中作痛饮食无味肢体倦怠。余用补中益气汤、八味地黄,月余而痊。后彼云:每秋间必患痢,今则无恙何也?余曰:此闭藏之月,不远帏幕,妄泄真阳而然。前药善能补真火,火能生土,脾气生旺而免患也。
遇劳倦辛苦用力过多,即服后方一、二服,免生内伤发热之病。此方主于补气
黄 (二钱半,蜜炙人参 麦门冬(去心) 陈皮(各一钱) 白术 炙草 五味(各五分)
上姜、枣、水煎,食前温服。劳倦甚,加熟附子四、五分。
愚按前论开世俗之蒙 ,济无穷之夭枉。内附子若素畏寒饮食者,尤宜用;若素喜寒饮食者,以肉桂炮姜代之亦可,但世所鲜用耳!
妇人劳役发热倦怠,唾痰,欲呕,或以为火症,用清热化痰等药,反大便不实,无气以动。
余以寒凉伤中气,形病俱虚,用前方加附子治之而痊。后复劳,经水数日不止,众以为附子之热所致,用四物、芩、连、槐花之类,凉而止之,前症愈甚,更加胸膈痞满饮食日少。余仍用前方,去门冬,更加茯苓半夏炮姜,数剂渐愈,又用当归芍药汤而经止。但四肢逆冷饮食难化,不时大热,此命门真火衰,脾土虚寒之假热也。用八味丸半载而痊,又服六味丸三载而生子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