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简 介:成书于1750年。陈复正,字飞霞,广东罗浮人。曾从一道士学气功,并成为道士,同时行医,对小儿科尤其擅长,《中医古籍必读经典系列丛书:幼幼集成》为其代表作。全书6卷。
作者:清 陈复正辑订
共 96 章节 20.92万+字数

卷二 胎病论
儿之初生有病,亦惟胎弱、胎毒二者而已矣。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子干父母,一体而分,而禀受不可不察。如禀肺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薄怯寒,毛发不生;禀心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节软弱,久不能行。此皆胎禀之病,随其脏气而求之。所谓父强母弱,生女必羸;父弱母强,生儿必弱。故小儿有头破颅解,神慢气怯,项软头倾,手足痿软,齿生不齐,发生不黑,行住坐立,须人扶掖者,此皆胎禀不足之故也。
胎毒者,即父母命门相火之毒也。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道家谓之下丹田也。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纯粹之精,溶液而成胎,淫佚之火,蓄之则为胎毒矣。盖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人之欲也。成胎之后,其母之关系尤繁。凡思虑火起于心,恚怒火生于肝,悲哀火郁于肺,甘肥火积于脾,淫纵火发于肾,五欲之火隐于母胞,遂结为胎毒。凡胎毒之发,如虫疥,流丹、湿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之类是也。更如一七之脐风,百日之痰嗽,半岁之真搐,一周之流丹,此又毒之至酷至烈,而不可解者也。
胎寒者,母娠时患热病,多服寒冷之药,又或过餐生冷,令儿受之。生后昏昏多睡,间或吮乳泻白,此内因也。或百日之内,忽病寒栗口冷,手足蜷曲不伸,腹痛啼叫不止,此生后受寒得之。治宜温散,指迷七气汤、助胃膏为佳。
胎热者,母娠时喜食辛热炙 之物,或患热病,失于清解,使儿受之。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弩身呢呢作声,或啼叫惊烦,遍身壮热小便黄涩,此胎热也。若不早治,则丹瘤疮疖,由此而至。宜集成沆瀣丹,徐服解之,以平为度。
胎搐者,母娠时曾因惊恐,气传于子。生后频频作搐,其后身热面青手足搐掣,牙关紧闭,腰直身僵,睛邪目闭,多啼不乳。此乃胎痫,不治之证。如因身有热而作者,必先啼叫,虽曰胎病,由外因也。宜天麻丸,后以六味地黄滋其化源,久服自愈。
盘肠气者,幼科称内吊者是也。皆因胎气郁积,壅结荣卫,五脏六腑,无一舒畅。其气不能升降,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其声辘辘,如猫吐恶,干啼口开,手足皆冷,宜疏散通气调中散及木香丸。
脐突者,小儿多啼所致也。脐之下为气海,啼哭不止,则触动气海,气动于中,则脐突于外。其状突出光浮,如吹起者,捏之则微有声。用乱发烧灰,枯矾等分为细末,敷突脐上,以膏药贴之自消。
不乳者,小儿生下三二日间,忽然不乳。当询问之,勿以不乳作脐风治,盖脐风有多啼撮口之证,此则无之,但不乳耳。有吐乳,乳之又吐者,或因拭口不净,恶秽入腹也,宜用槟榔木香甘草煎汤与服;如啼哭不乳者,腹痛也,亦胎寒之证,宜木香丁香乳香当归甘草煎汤与服。如无以上诸证,无故不乳,宜问其母之乳汁多少。乳多者伤乳也,宜少节之,不久自思乳矣;乳少者必有他证,细心察之。
胎黄者,儿生下面目浑身皆黄如金色,或目闭,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栀子汁,皮肤生疮不思乳食啼哭不止。此胎中受湿热也。宜茵陈地黄汤,母子同服,以黄退为度。
胎肥者,儿生下遍身肌浓,肉色通红,面色亦红,而黑睛多,时时生痰;自盈月以后,渐渐肌瘦,五心热大便难白睛粉红色,此名胎肥。是亦在胎时,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流入胞中,以致形质虚肥,血分壅热也。
加减大连翘饮,外以浴体法浴之。
胎怯者,生下面无精光肌肉瘦薄,大便白而身无血色,目无精彩,时时哽气多哕者,此即治怯也。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成胎之际,元精既已浇漓,受胎之后,气血复难长养,以致生来怯弱,若后天调理得宜者,十可保全一二。调元散助之。
【入方】
指迷七气汤 一切腹痛寒热,多啼不乳等证,皆由阴阳不升降气道壅塞而然,并宜此方。凡人身内之气,呼吸出入,无刻不与天道阴阳之气通,故六淫外袭,则感而致病,一定之理也。内气闭塞,则天道不通,升者不升,降者不降,寒热由此而生也。是方疏利脏腑,神化无穷,最宜领会。
广陈皮 杭青皮 藿香芽桔梗 蓬莪术 香附法半夏 上肉桂 公丁香 益智老生姜 大红炙甘草上 咀。水二碗,煎至一碗,母子同服。
助胃膏 治胎寒内钓胃气虚弱胸胁胀满, 乳便青。
白豆蔻 肉豆蔻(须炮煨,去油) 官拣参 广木香(各两五钱) 公丁香(三钱) 藿香云茯苓漂白术(土炒) 真青桂 西砂仁 炙甘草(各一两) 广陈皮(一两二钱) 洋沉香(二钱) 怀山药(一两五钱)
为末,蜜丸芡实大。每一丸,炒米汤化服。
集成沆瀣丹 (音亢械,北斗夜半所降之甘露也) 治小儿一切胎毒胎热胎黄面赤目闭,鹅口口疮重舌木舌喉闭乳蛾浑身壮热小便黄赤大便闭结麻疹斑瘰,游风疥癣,流丹瘾疹痰食风热, 腮面肿十种火丹,诸般风搐,并皆神效
此方古书未载,得之异授,微似古之神芎丸。近有能者,妙出化裁而增损之,遂为幼科有一无二之神方,作三焦之主治。盖凡脏气流通者,必不郁滞,或受毒于妊前,或感邪于诞后,遂尔中气抑郁,则见以前诸证。方内所用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下焦之热;大黄清中焦之热,又藉其有推陈致新之功,活血除烦之力,能导三焦郁火,从魄门而出。犹虑苦寒凝腻,复加槟榔枳壳之辛散,为行气利痰之佐使;川芎薄荷,引头面风热,从高而下趋;连翘解毒除烦赤芍调荣活血牵牛利水,走气分舒郁滑石清润,抑阳火而扶阴,又能引邪热小便而出。用治以前有余诸证,应如桴鼓。予生平最慎攻伐,惟此方用之最久,功效莫能殚述,真济世之良方也。
杭川芎(九钱,酒洗) 锦庄黄(九钱,酒蒸) 实黄芩(九钱,酒炒) 浓川柏(九钱,酒炒) 黑牵牛(炒,取头末,六钱) 薄荷叶(四钱五分) 粉滑石水飞,六钱) 尖槟榔(七钱五分,童便洗,晒)陈枳壳(四钱五分,麸炒) 净连翘(除去心隔,取净,六钱) 京赤芍(炒,六钱)
上十味,根据方炮制,和匀焙燥,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月内之儿每服一丸,稍大者二丸,俱用茶汤化服,乳母切忌油腻。但觉微有泄泻,则药力行,病即减矣。
如不泄,再服之。重病每日三服,以愈为度。此方断不峻厉,幸毋疑畏,惟胎寒胎怯,面青白者忌之。
六麻丸 治胎搐。先以此丸通其经络,次服地黄丸。
明天麻(姜制) 法半夏 北防风 川羌活胆星 直僵蚕全蝎(各五钱)
为末,蜜丸芡实大。每一丸,钩藤汤下。
六味地黄 即仲景所制《金匮》地黄丸。原治肾水亏损,小便淋沥头目眩晕腰腿酸软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方是也。
钱仲阳以之治小儿胎怯,禀受先天不足,并肝疳白膜遮睛泻血失音,身瘦疮疥,肾怯语迟,解颅行迟等证。
薛立斋又以治小儿肝经血虚燥热肾经虚热作渴小便淋秘,痰气上壅,或风淫客气,瘰 结核,或四肢搐搦,眼目 动,或咳血吐血头目眩晕,或咽喉燥痛口舌生疮,或禀质不足,解颅失音,五迟五软,肾疳肝疳。凡肝肾不足之证,皆宜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能尽述。
予按:钱、薛二翁,能用此方治小儿先天不足,诚卓然有识者,予所敬佩。奈今之小儿,体质元气更不及前。古以地黄丸为补剂,今则实为凉剂矣。此药用于阴虚枯燥者,诚为得宜。倘儿肌肥面白脾弱多痰者,服此必致腻膈,变生他证,其害不小。非方之不良,由今禀受愈薄也。予故为之斟酌其炮制,必使地黄阴凝之质稍近阳和,不致沉寒冱 ,始能免腻膈损脾之患也。
大怀地四两,(以西砂仁一两不必捶碎,生姜二两切片,缝一小夏布袋,盛此二味,同地黄砂锅,以水煮二昼夜,方入好酒煮一昼夜,以地黄糜烂为度,取起,其袋不用,以地黄捣膏,听候) 白云苓(二两,乳汁蒸晒) 怀山药(三两,乳汁蒸晒) 净枣皮(二两,炒研) 粉丹皮(一两,酒炒) 宣泽泻(一两,盐水炒焦)
上根据炮制,和匀一处,焙燥,研为细末,和前地黄膏,少加炼蜜,石白内杵匀,重钱半一颗。半周一岁者,每用一丸,三五岁者,二丸,俱空腹盐汤化下。倘丸一时未备,即以前药十分之一,但宜炮制,不可生用,水煎服之,名六味地黄,功效更捷。
调中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青木香 川楝子没药 白云苓 上青桂 杭青皮 莱菔子 陈枳壳 尖槟榔 炙甘草(等分)
葱白二寸,盐一钱,水煎空心服。
茵陈地黄 治初诞小儿面目浑身,其黄如金,胎中受湿热也。
怀生地 京赤芍 正川芎 大当归 天花粉 赤茯苓猪苓 茵陈蒿泽泻诸药随时定分两,水煎母子同服。
大连翘饮 治胎肥,解热毒。
净连翘 瞿麦白滑牛蒡子 车前子 川木通 北防风 炒栀片黄芩 荆芥大当归 北柴胡京赤芍 净蝉脱炙甘草竹叶十片灯芯十茎水煎热服。
浴体法 治胎肥。
明天麻(二钱) 净全蝎去毒) 箭朱砂(各五分) 乌蛇肉(酒浸枯白矾青黛(各三钱) 真麝香(一分)
共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同煎十沸,温热浴之,但勿浴背。
调元散 治胎怯。
拣人参 漂白术 白茯苓 化橘红 大当归 甘枸杞 炙甘草(各二钱) 陈粳米(三合)
为末。每服二,三钱,龙眼煎汤调下。
八味地黄 治禀受先天不足。
即前六味地黄青化桂一两、熟川附一两,治禀赋命门火衰。凡齿迟、语迟、行迟,囱门开大,肾疳等证,或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虚寒不思乳食夜多漩溺,皆禀先天不足。自 周时,即有虚病肾病,能自幼填补,亦多可复。此方用水煎,名八味地黄。经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此之谓也。凡乳母肥白者,母子同服。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