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胶艾汤
【方药】川芎阿胶甘草各二两(各6克)艾叶当归各三两(各9克)芍药四两(12克)地黄六两(18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加入阿胶烊化,温服)。
【原文】师曰:妇人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四)
【解说】本方善治妇人下血证。妇人下血常见有三种情况:一是经水淋漓不断漏下;二是半产后下血不止}三是妊娠胞阻下血(又称胎漏)。病因虽异,病机相同,总为冲任虚损阴血不能内守。均可用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养血。本方由四物汤阿胶艾叶甘草组成,并以酒煎以助药力,为妇人下血之正方,凡妇人崩漏胎漏、半产漏下等属于虚者,使用本方均有较好疗效。
【运用】
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刘渡舟医案:于某某,女,40岁,1993年11月29日初诊。素来月经量多,近月余淋漓不断,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色鲜红,质稀,头晕乏力腰酸腿沉,口渴口苦便干舌体肥大舌边有齿痕苔白脉沉按之无力。此证属气血两虚有虚热。经云: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今冲任不固阴血不能内守,而成漏经。治当养血止血益气养阴调经,方用胶艾汤加味。阿胶珠12克,艾叶炭1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太子参18克,炙甘草10克。服7剂而血量大减,仍口苦腰酸,大便两日一行,于上方中加大麻仁12克。又服7剂,诸症皆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64~165)
按语:综合本案脉证,月经不止、质稀、头晕乏力舌胖脉沉无力;究为气血两虚冲任不固,故用胶艾汤调补冲任固经止血。又见经色鲜红口渴,此出血日久,伤阴损津所致,故加麦冬养阴生津也。
二、胞阻
丁甘仁医案:唐右,腰为肾府,胎脉亦系于肾,肾阴不足,冲任亦亏,妊娠4月,忽然腹痛坠胀,腰酸漏红,脉细小而弦。胎气不固,营失维护,虑其胎堕,急拟胶艾四物汤养血保胎阿胶珠6克,生白术4.5克,厚杜仲6克,大白芍4.5克,广艾炭2.4克,炒条芩4.5克,川断肉9克,苎麻根6克,当归身6克,生地炭12克,桑寄生6克。(《丁甘仁医案》1960:211)
按语:本案用胶艾汤川芎甘草,加诸安胎之品,可见处处从保胎入手,此为治胞阻之第一要事也。
三、痛经
裘笑梅医案:俞某某,37岁,1965年4月初诊。经后少腹绵绵作痛,已逾6年。按之痛减,量少色淡红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眩晕心悸,自诉由流产出血而起,脉细无力,舌质口唇均淡红,苔薄白。证属脾虚失运,气血不足,治宜健脾胃,补气血,养冲任。方用:党参阿胶各12克,炙芪30克,当归20克,熟地15克,白芍9克,川芎艾叶各3克,陈皮4克。
二诊:服14剂,痛经已除,纳谷已馨,经量尚少,经色稍红,腰酸乏力头晕心悸目眩,脉舌如前。处方:前方除艾叶,加丹参30克。服14剂后,获全功而妊娠。(《医林荟萃·第四辑》)
按语:痛经发于流产之后,乃因失血过多,气血两虚,冲任失养所致,正合胶艾汤证病机,以之加减,其痛即瘥。
四、便血
李存敬医案:李某,男,37岁,农民,1984年7月10日就诊。患者有大便反复下血病史四年,每次均服消炎止痛止血西药而得以缓解。此次大便下血已3日,再用上药不效,而求诊于余。证见面色萎黄,眼睑淡红,头晕乏力劳累心悸夜寐多梦,口微苦,大便秘,有时如羊粪,排便时肛门阵发性灼痛或刀割疼痛,数分钟即减轻,排便后剧烈疼痛持续数小时,十分痛苦,严重时咳嗽喷嚏都可引起疼痛,大便时出血鲜红,量不多,轻时染红便纸,或附着于粪便表面,重时滴血,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稍数。血常规:血红蛋白9.5克%,血红细胞31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1,000/立方毫米,中性76%’淋巴24%。肛门视诊:见肛门前面有一约0.2厘米×o.9厘米纵形裂口。病属便血(肛裂出血),由阴血亏虚,肠道热壅所致。治宜补血止血,兼清热通便之法。用胶艾汤加味:阿胶(烊化)、白芍麦冬各15克,艾叶炭、甘草各6克,熟地20克,川芎3克,当归身12克,生地炭30克,玄参25克,大黄黄连各10克,日一剂,水煎服。每晚用沸开水熏洗、红霉毒软膏挤入肛门
7月12日二诊:大便转溏,大便时不出血肛门疼痛减轻。仍予前方去大黄黄连,加黄芪25克。7月15日三诊:诸证渐平,口不苦,肛门不痛肛门视诊:裂口愈合。(新中医1990;<9>:44)
按语:虽非妇人下血,毕竟为气血两虚出血,同样可用胶艾汤治之。因其口苦便秘、舌稍红、脉偏数,有热象表现,故随证加入玄参大黄黄连麦冬清热养阴,使冲任固谧。
五、鼻衄
李存敬医案:张某,男,25岁,工人,1988年9月30日初诊。患者左侧鼻孔出血已三年余,每次出血3~5日,用西药消炎止血或自服云南白药而缓解。今于5日前不明原因而鼻孔出血,再用前方治疗血不止。证见面色萎黄,眼睑稍淡,头晕乏力夜寐多梦鼻燥口干微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查:两鼻孔未见异物,血常规:血红蛋白10克%,血红细胞34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9,200/立方毫米,中性64%,淋巴36%,血小板计数:12万/立方毫米。病属鼻衄,乃肺内积热,血热妄行所致。治宜清泄肺热止血补血。方用胶艾汤加味:阿胶(烊化)、霜桑叶各10克,当归身12克,熟地20克,川芎3克,艾叶炭、甘草各6克,生地炭30克,白芍黄芩各15克。日1剂水煎服。外用棉花青黛粉塞入鼻腔。
10月2日二诊:用上方1剂血止,2剂诸症减轻,继用上方加减2剂巩固疗效。1989年3月底追访,鼻未出血,化验血常规各项正常。(新中医1990;(9>:44)
按语:鼻衄一证,往往认为是小疾,易被忽视,日久出现血虚诸症。此例患者,每次出血止血治其标,不及其本,出血竞达3年之久。而采用内外兼治,塞鼻以速止其血,防阴血丢失;内服以治其本,使肺热得清,阴血得补,多年鼻衄得以速愈。
六、肌衄
钱伯文医案:陈姓,女性,42岁,已婚,安徽籍,医务工作者,住院号72904,于1956年7月2日入院。病史:10天前突然发现两大腿内侧有多数紫红色小点,其后渐次密增,并向腹部及上肢蔓延,未有发热现象或其它不适,但紫斑不见减退。患者近来常有头痛,因测得血压178/1J20mmI-{g(23.73/16.OOkPa),故已在休息中,而最近没有药物接触史,过去也无特殊病史,在数年前第3次生产后,因月经异常增加且经期缩短,故已施行过子宫截除手术。
入院检查:腹部及两大腿内侧有多量之细小青紫色斑点,上肢及胸部稀少,小腿及面部不显,斑点不隆起,直径一般约0.1厘米,压之不痛亦不退色。血压148/90mmt{g(19.73/11.10kPa),束臂试验强阳性。……血小板计数138000/mm。,出血时间3分30秒,凝血时间10分30秒,凝血酶原时间6分。入院后除充分休息外,每天内服胶艾四物汤加减法复方: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3克,生地24克,阿胶12克,艾叶9
克,丹皮9克,玄参9克,仙鹤草24克,麦冬9克。
因有高血压症,故去艾叶加黄芩磁石,日服2煎,共计连续28剂。用药第6天后,血小板计数即见上升,皮下溢血斑亦从两大腿内侧开始色泽减退而逐渐消退,但束臂试验仍为阳性。直至第20剂,束臂试验转为阴性,其后至出院一直保持阴性。共住院28天,出院时紫癜全部消失,血小板计数为290000/mm。,出血及凝血时间均为正常。(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5>:13)
按语:患者为阴虚阳亢之体,故用本方去苦温之艾叶,加入丹皮玄参仙鹤草麦冬,以增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