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甘草粉蜜汤
【方药】甘草二两(6克)粉一两(3克)
蜜四两(12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现代用法:先煎甘草,取汁,加粉、蜜,搅匀,再煎片刻,温服)。
【原文】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六)
【解说】蛔虫为病,动则痛作,静则痛止。“心痛”非谓真心痛,指腹部疼痛腹痛时作时止口吐清水,乃蛔虫病之特点。治疗蛔虫病,本当用杀虫止痛之品,即文中所云“毒药”也,如若不效,可改用安蛔缓痛之剂,甘草粉蜜汤甘草米粉白蜜,皆甘平安胃之药,“甘以缓之”,有良好的安蛔止痛之功,但为治标之法,待蛔安痛止后,即停用本方,可继续采用杀虫剂以治本,故其方后云:“差即止”。
【运用】
一、蛔厥(胆道蛔虫)
徐世祥医案:刘某,女,30岁,工人,患胆道蛔虫合并感染,经用消炎解痉驱虫药,排出蛔虫数条,症状缓解,但3天后又发作,继用前法不效。改用中药治疗,就诊时上腹部钻顶样痛,阵发性加剧,面色苍白汗多口干喜饮,手足冷舌红少津,苔微黄脉弦,证属蛔厥,为气阴两虚夹热型,治宜益气养阴安蛔止痛清虚热,用甘草粉蜜汤主之:先煎生甘草21克,取沸汤适量,纳粳米粉21克,蜂蜜9克,搅匀,煎如薄粥,顿服。
数小时后疼痛缓解,吐止。当晚再进1剂,痛止,眠佳纳增,精神好转,排大便1次,未见蛔虫。改以化虫丸加减:鹤虱甘草枯矾各6克,槟榔15克,苦楝根皮12克,铅粉布包煎3克,煎液400毫升,再调入蜂蜜15克,顿服,排蛔虫5条而病愈。(浙江中医杂志1985;<8>:352)
按语:足见本方有良好的安蛔止痛效果。
二、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
徐世祥医案:郭某某,男,40岁,干部。上腹部持续隐痛、烈灼感已年余,多在夜间痛醒,进食后曾减,泛酸,纳差,痛时喜温按,便溏舌淡苔白脉沉。实验室检查,胃酸量及浓度显著增高,X线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龛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属脾胃气虚胃脘痛,治宜益气和胃止痛,用甘草粉蜜汤炙甘草30克,粳米粉20克,蜂蜜6克,早晚饭前服。
3剂后,痛及泛酸均减轻,继进10余剂,痛止,不再泛酸,纳增神振,加茯苓12克,浓缩至200毫升,每次服20~50毫升,日服2~3次,服2月后,钡餐造影示龛影基本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85;<8):353)
按语:本例重用炙甘草,主在益气和胃胃气和,脾气调,升降调畅,痛则自消,说明本方不仅仅只是安蛔止痛之剂。
三、不寐(神经衰弱)
徐世祥医案:王某某,女,50岁,干部。患者两年前失偶,思虑劳累心烦不寐,彻夜辗转反侧,健忘神疲,更年期月经紊乱,面色苍白气短,纳减,大便先硬后溏,诊断为神经衰弱,辨证属心脾气虚,治宜补益心脾,用甘草粉蜜汤炙甘草20克,粳米粉15克,蜂蜜6克。10剂后可入睡5、6小时,其他证状亦好转。(浙江中医杂志1985;<8>:353)
按语:仲景原方未言明甘草用生或炙,本例心脾(胃)同治,以炙甘草为主,粳米粉为辅。炙甘草微温善补心脾之气,走十二经,心脾气复,气血调,心神得安,脏腑和,则可入寐。
【补述】关于方中之粉,后世有人认为是铅粉,但既云“毒药不止”,自不当再用毒药甘草粉蜜汤杀虫剂,事实上如蛔虫病在剧烈发作时,或服用杀虫剂后,而痛势不减,如再继续服用杀虫药,其痛必更剧,甚至变生它病。从方后“煎如薄粥”一句来看,则粉为米粉,当更
明确。不过,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用于缓痛安胃,当用米粉;如用于杀虫治本,则用铅粉。惟铅粉剧毒药,用时宜慎。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