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半夏干姜散
【方药】半夏干姜等分(各等分)
【用法】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现代用法:作散剂,每服6~9克,水煎顿服)。
【原文】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呕吐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二十)
【解说】本证为中阳不足,寒饮内盛所致,其证以呕吐吐涎沫为主。治用半夏干姜散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本方即小半夏汤生姜干姜而成,盖小半夏汤生姜,取其走而不守特性,以散饮止呕;而半夏干姜散用于姜,则取其守而不走特性,以温中散寒,且以浆水煮散,以加强调中止呕的功效。
【运用】
呕眩(高血压)
秦伯未医案:吴某某,女,42岁,干部。患高血压病已三年,血压常波动在190~140/110~100毫米汞柱之间,遍服中西药均无显效,于1962年夏从南方赴京求治于秦老。观其服用的中药处方,大都是生石决明磁石、生龙牡、杭菊花、双勾藤、生白芍桑寄生怀牛膝平肝降逆辈,秦老说,前医久治不效,更要详细审证求因,重新辨证论治。患者形体肥胖,自述常头晕胀痛眩晕甚时如坐舟中,颇欲吐,曾数次呕出大量清涎。纳食欠馨,胸脘部常有胀闷感,心悸多梦,二便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腻,脉象右寸关滑甚。观此患者之形证,乃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所致,且患者数年来所服中药多系寒凉重降之品,更伤中焦,故当温中止呕,以《金匮》半夏干姜散加味治之。
处方:法半夏9克,淡干姜9克,云茯苓9克。水煎服。患者拿起处方,颇为不快,出门说:“我千里迢迢赴京求医,仅此几味药能行吗”?不料两天后,患者兴致而来,言几年来服药后从未如此舒服,因此两天即把3剂药痛快服完。嗣后以温中化饮法加减,治疗月余病愈,患者高兴返里。(.国医论坛1986;:21)
按语:高血压眩晕,大多从潜肝阳、熄肝风论治,然本案患者形体肥胖,呕眩心悸舌淡苔薄白腻,脉来滑象,乃中阳不足,寒饮上逆之候,故服平肝潜阳之品不效。秦老审察秋毫,径投半夏干姜散茯苓治之,获佳效,自见秦老辨证精当之一斑。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