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半夏麻黄丸
【方药】半夏麻黄等分(各等分)
【用法】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现代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1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或研末装入胶囊吞服)。
【原文】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十三)
【解说】本方主治水饮之心下悸证。水饮内停,上凌于心,遏阻心阳,而致心下悸动。本证当有肺气闭郁之喘,胃失和降之呕的表现。方中麻黄半夏,一宣一降,前者宣通肺气,以散水邪;后者和胃降逆,以蠲寒饮。二者相合,用于饮盛而阳郁的病变。又因水饮既积,难以骤除,又麻黄过用,发越津气,故本方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可知仲景制方之严谨。
【运用】
心悸 何任医案:顾某某,男,58岁。住杭州建国中路。患者夙有慢性支气管炎,入冬以来,自感心窝部悸动不宁,久不减轻,心电图检查尚属正常。脉滑苔白,宜蠲饮治之。姜半夏生麻黄各30克。上两味各研末和匀,装入胶囊中。每次服2丸,蜜糖冲水吞服,1日3次。胶丸服完后,心下悸动已瘥。又续配一方,以巩固之。(浙江中医杂志1988;(4>:178)
按语:本案辨证眼目脉滑苔白,为水饮内停之证。又心悸入冬而发,阳郁之宣,故用半夏麻黄丸属方证相对,两剂而愈。
【补述】《伤寒论》治痰饮心下悸,多用桂枝茯苓,而此用半夏麻黄,究其原因,正如《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指出“《伤寒论》心下悸,用桂枝以宣心阳,用茯苓利水邪;此用半夏麻黄,非故歧而二之也。盖水气凌心则心下悸,用桂枝者,助心中之火以敌水也,用麻黄者,通
太阳之气以泄水也。彼用茯苓,是从脾利水以渗入膀胱,此用半夏,是从胃降水以抑其冲气,冲降则水随而降,方意各别,学者正宜钩考,以尽治法之变。”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