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栀子大黄
【方药】栀子十四枚(9克)
大黄一两(3克)
枳实五枚(9克)
豉一升(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j煮取二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十五)
【解说】酒黄疸,又称酒疸,为嗜酒过度,湿热蕴胃,熏蒸肌肤而发,相当于现在所称的酒精性肝炎。由于湿热蕴胃,胃热炽盛,故见一心中懊侬或热痛。此外,还当有身黄如橘子色、身热烦躁不眠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等症。用栀子大黄汤以清利湿热泻火除烦。本方由茵陈蒿汤、枳实栀子豉汤加减而成。临床上,凡湿热蕴结于中焦之证,皆可运用。
【运用】
一、黄疸(慢性淤胆型肝炎)
海崇熙医案:陈某某,男,42岁,农民,1986年9月26日诊。患者1985年春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于当地医院临床治愈。同年7月病情复发,后屡经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淹缠不愈。刻诊:精神尚可,面色熏黄,巩膜黄染中等,周身肌肤瘙痒发黄胸胁胀闷,右上腹压痛明显,食欲欠佳,厌油腻食物,小溲黄赤,大便多呈灰白色,肝肋缘下2.5cm,脾未触及,脉弦滑,舌红苔白。查肝功能:II 38u,rTT8u,TFT(++),ZnT‘T14u,GP’r96u(赖氏法,下同),AKP(金氏法)20u,HB,Ag阴性。辨属肝失条达,胆失疏泄,治宜疏肝泄胆,启上夺下。
方药:(1)瓜蒂散(甜瓜蒂赤小豆等分,研末)3克,每次取1克,吸入两鼻腔内,约30分钟左右,由鼻孔滴出黄水。每五天行一次。

(2)栀子大黄汤(栀子枳实各12克,豆豉大黄各10克)煎服,每日一剂。
瓜蒂散三次,以第2次滴出黄水最多,约150ml,黄水滴出后,黄疸顿减,胸胁爽快,饮食倍增。汤剂先服15剂,黄疸尽除,诸症悉退,复查肝功能各项均达正常值。停药观察一年,未见反复。(国医论坛1989;(5>:21)
按语:古书载黄疸之治,多用瓜蒂,认为它能去湿除黄,但后来比较少用。近来据I}缶床实验报道,瓜蒂研末搐鼻,渗出黄水,治黄疸有效。
二、酒疸 秦书礼医案:吴某某,男,45岁,工人。1971年8月5日就诊。病者心中懊侬发热身黄已二周。自述25年来嗜酒成癖,酒后多少食不食。上月中旬,酒后心中烦扰热闷小便不爽。次日身热瘙痒腹满恶心,继而发现全身微黄,经市医院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肝炎(黄疸期)。因西药过敏而求助中药治疗。现症:巩膜、周身皮肤黄染如桔子色,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体温38.2℃,血压160110mmI-{g。血检:白血球21000,肝功能和黄疸指数均有明显改变。据证诊为酒疸。治以清泄实热,方用栀子大黄汤加味:栀子15克,大黄10克,枳实15克,豆豉10克,黄芩15克,葛花5克。服上方17剂,大便通,小便利,热降黄退,思食神安。继以上方加减服用35剂,诸症悉除,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嘱其断酒自养。(江苏中医杂志1987;(2>:8~9)
按语:本案加黄芩清肝胆之热,加葛花解酒毒,皆为特色用药。
猪膏发煎
【方药】猪膏半斤(24克)乱发鸡子大三枚(9克)
【用法】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现代用法:置乱发猪膏之中煎之,待膏化发消,分两次服)。
【原文】诸黄,猪膏发煎主之。(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十七)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二十二)
【解说】猪膏发煎主治胃肠燥结之候。肠胃燥结,饮食不为肌肤,可发萎黄;若致腑气不畅,浊气下泄,干及前阴,可致妇人阴吹。除此之外,当有大便秘结之症。用猪膏发煎化瘀润肠通便,清除肠胃燥热,令饮食气血长养于肌肤,则萎黄可愈。令浊气下泄归于肠道,则阴吹除。
【运用】
一、阴吹
刘天鉴医案,陈妇,42岁。得一隐疾,不敢告人,在家亦不敢外出,偶有客至,则回避于房中,半年不愈。不得已而就诊于予。问其每天有十余次发作,每发则连续不断吹气四五十次,持续一二分钟,响声很大。按其脉沉细带数,饮食动作皆如常,余无所苦,唯大便干结,三五日方解一次。《金匮》谓:“此谷气之实也,以猪膏发煎导之”。遂照方服用,进服1剂,大便连泻数次,斯证顿愈,信古方之不谬也。(《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1980:42~43》)
按语:阴吹频频,大便干结,谷气别走前窍也。用猪膏发煎泻下大便则愈。于此乃知方后云“病从小便出”者,传写之误也。
二、黄疸 徐彬医案:予友骆天游,黄疸腹大如鼓百药不效,用猪膏4两,发灰4两,1剂而愈。 (《金匮要略论注》清光绪乙卯年版)
按语:黄疸日久,必湿从燥化,终用猪膏发煎取效。
三、便秘
吴炳南医案:门人吴炳南之妻,每患肠燥,纳谷不多。予授以大半夏汤,服之甚效。间一二日不服,燥结如故。吴私念此胃实肠燥之证,乃自制猪膏发煎服之,1剂而瘥。乃知仲师“谷气之实”四字,早明示人以通治他证之路,不专为阴吹设也。(《金匮发微》)
  按语:大半夏汤虽有人参补中白蜜润燥,但君以半夏,仍属温燥有余,润养不足,故虽暂效,不能持久。吴子更以猪膏发煎,专事润养,一剂竟收。名师出高徒耶!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