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小半夏汤
【方药】半夏一升(15克)生姜半斤(24克)
【用法】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二十八)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二十)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呕吐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二十)
【解说】本方主治支饮之呕吐。胃有停饮,上逆作呕。其证以呕而不渴为主症。用小半夏汤和胃止呕,散饮降逆。本方为呕吐之圣药,止

呕之祖方。
【运用】
一、呕眩(内耳眩晕症)
陈嘉栋医案:王某某,女,53岁,1963年5月10日初诊。眩晕3天,呕吐频繁,呕吐物俱是清水涎沫,量多盈盆,合目卧床,稍转动便感觉天旋地转。自述每年要发数次,每次发作长达月余,痛苦不堪,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症”。刻诊见形体肥胖苔薄白而腻,脉沉软滑。此水饮停胃,浊邪僭上,清空不清。法当和胃化饮,饮化浊降则诸症自除。处方:制半夏12克,生姜10克。2剂。5月13日复诊:眩晕呕吐均止。原方加茯苓12克,续服2剂。并予丸方(二陈汤白术、姜汁泛丸)常服,以求攻固。追访二年,未发作。(中医杂志1980;(7>:16)
按语:小半夏汤止呕力圣,可见一斑。
二、胃咳
叶天士医案:王某,27岁。脉沉短气,咳甚,呕吐饮食便溏泻,乃寒湿幽痹渍阳明胃,营卫不好,胸痹如闭,无非阳不旋运,夜阴用事,浊泛呕吐矣。庸医治痰顺气,治肺论咳,不思《内经》胃咳之状,咳逆而呕耶!小半夏汤加姜汁。(《临证指南医案》)
按语:《素问·咳论》云:“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本案咳而兼呕,乃胃中水饮上逆于肺所致。因水饮内停,故见脉沉短气。用小半夏汤又加生姜汁以温散胃中水饮,饮去则咳、呕自止。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