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菘
(《别录》上品)
【释名】白菜 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
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集解】弘景曰∶菘有数种,犹是一类,只论其美与不美,菜中最为常食。
宗 曰∶菘叶如芜菁,绿色差淡,其味微苦,叶嫩稍阔。
颂曰∶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或若 ,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疑即牛肚菘也。
时珍曰∶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有二种∶一种茎圆浓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淡 青白色。燕、赵、辽阳、扬州所种者,最肥大而浓,一本有重十余斤者。南方之菘畦内过冬,北方者多入窖内。燕京圃人又以马粪入窖壅培,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谓之黄芽菜,豪贵以为嘉品,盖亦仿韭黄之法也。菘子如芸苔子而色灰黑,八月以后种之。
二月开黄花,如芥花,四瓣。三月结角,亦如芥。其菜作菹食尤良,不宜蒸晒。
【正误】 恭曰∶菘有三种∶牛肚菘叶最大浓,味甘;紫菘叶薄细,味少苦;白菘似蔓荆也。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即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
土地所宜如此。
颂曰∶菘,今南北皆有之。与蔓荆相类,梗长叶不光者为芜菁,梗短叶阔浓而肥腴者为菘。旧说北土无菘,今京洛种菘都类南种,但肥浓差不及尔。
机曰∶蔓荆、菘菜恐是一种。但在南土,叶高而大者为菘,秋冬有之;在北土,叶短而小者为蔓荆,春夏有之。
时珍曰∶白菘,即白菜也。牛肚菘,即最肥大者。紫菘即芦菔也,开紫花,故曰紫菘。苏恭谓白菘似蔓荆者,误矣。根叶俱不同,而白菘根坚小,不可食。又言南北变种者,盖指蔓荆、紫菘而言。紫菘根似蔓荆而叶不同,种类亦别。又言北土无菘者,自唐以前或然,近则白菘、紫菘南北通有。惟南土不种蔓荆,种之亦易生也。苏颂漫为两可之言,汪机妄起臆断之辨,俱属谬误,今悉正之。
茎叶
【气味】甘,温,无毒
大明曰∶凉,微毒。多食发皮肤风瘙痒。
诜曰∶发风冷虚人不可食,有热人食亦不发病,性冷可知。《本草》言性温,未解其意。
弘景曰∶性和利人,多食似小冷。张仲景言药中有甘草,食菘即令病不除也。
颂曰∶有小毒不可食多,多则以生姜解之。
瑞曰∶夏至前食,发气动疾。有足疾者忌之。
时珍曰∶气虚胃冷人多食,恶心吐沫,气壮人则相宜。
【主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别录》)。
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佳(萧炳)。和中利大小便(宁原)。
【附方】旧一,新二。
小儿赤游,行于上下,至心即死∶菘菜捣敷之,即止。(张杰《子母秘录》)。
漆毒生疮∶白菘菜捣烂涂之。
飞丝入目白菜揉烂帕包,滴汁三、二点入目,即出。(《普济方》)。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作油,涂头长发,涂刀剑不 (音秀。弘景)。
【附方】旧一。
酒醉不醒∶菘菜子二合细研,井华水一盏调,为二服。(《圣惠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