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谷部第二十三卷 谷之二 黍
(《别录》中品)
【校正】《别录》中品丹黍米,今并为一。
【释名】赤黍曰 (音门)、曰KT (音糜),白黍曰芑(音起),黑黍曰 (音距),一稃二米曰 (音 。并《尔雅》)。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黍可为酒,从禾入水为意也。魏子才《六书精蕴》云∶禾下从氽,象细粒散垂之形。 胜之云∶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后乃成也。《诗》云∶诞降嘉种,维 维 ,维 维芑。 即 ,音转也。郭璞以 芑为粱粟,以 即黑黍之二米者,罗愿以 为来牟,皆非矣。
【集解】弘景曰∶黍,荆、郢州及江北皆种之。其苗如芦而异于粟,粒亦大。今人多呼秫粟为黍,非矣。北人作黍饭,方药酿黍米酒,皆用秫黍也。《别录》丹黍米,即赤黍米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而非土所宜,多入神药用。又有黑黍名 ,酿酒,供祭祀用。
恭曰∶黍有数种。其苗亦不似芦,虽似粟而非粟也。
颂曰∶今汴、洛、河、陕间皆种之。《尔雅》云∶ ,赤苗。芑,白苗。 ,黑黍。是也。李巡云∶ 是黑黍中一稃有二米者。古之定律者,以上党 黍之中者累之,以生律度衡量。后人取此黍定之,终不能协律。或云∶ 乃黍之中者,一稃二米之黍也。此黍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盖不常有。有则一穗皆同,二米粒并均匀无小大,故可定律。他黍则不然。
地有肥瘠,岁有凶穣,故米有大小不常矣。今上党民间,或值丰岁,往往得二米者。但稀阔,故不以充贡尔。
时珍曰∶黍乃稷之粘者。亦有赤、白、黄、黑数种,其苗色亦然。郭义恭《广志》有赤黍、白黍、黄黍、大黑黍、牛黍、燕颔、马革、驴皮、稻尾诸名。俱以三月种者为上时,五月即熟。四月种者为中时,七月即熟。五月种者为下时,八月乃熟。《诗》云 鬯一卣,则黍之为酒尚也。白者亚于糯,赤者最粘,可蒸食,俱可作饧。古人以黍粘履,以黍雪桃,皆取其粘也。菰叶裹成粽食,谓之角黍。《淮南万毕术》云∶获黍置沟,【正误】颂曰∶粘者为秫,可以酿酒,北人谓为黄米,亦曰黄糯;不粘者为黍,可食。
如稻之有粳、糯也。
时珍曰∶此误以黍为稷,以秫为黍也。盖稷之粘者为黍,粟之粘者为秫,粳之粘者为糯。《别录》本文着黍、秫、糯、稻之性味功用甚明,而注者不谙,往往谬误如此。今俗不知分别,通呼秫与黍为黄米矣。
黍米(此通指诸黍米也)
【气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别录》)。
诜曰∶性寒,有小毒,发故疾。久食昏五脏,令人好睡,缓人筋骨,绝血脉。小儿多食,令久不能行。小猫、犬食之,其脚 屈。合葵菜食,成痼疾。合牛肉、白酒食,生寸白李鹏飞曰∶五种黍米,多食闭气。
【主治】益气,补中(《别录》)。烧灰和油,涂杖疮,止痛,不作瘢(孟诜)。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时珍)。
【发明】思邈曰∶黍米,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主益气。
时珍曰∶按∶罗愿云∶黍者,暑也。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盖黍最粘滞,与糯米同性,其气温暖,故功能补肺,而多食作烦热,缓筋骨也。孟氏谓其性寒,非矣。
【附方】旧二,新二。
男子阴易∶黍米二两,煮薄粥,和酒饮,发汗即愈。(《圣济总录》)。
心痛不瘥,四十年者∶黍米淘汁,温服随意。(《经验方》)
汤火灼伤,未成疮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炒焦研末,鸡子白调涂之。煮粥亦可。(《肘后方》)。
闪肭脱臼,赤黑肿痛∶用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一斤,同炒存性,研末。以醋调服三
(《别录》中品)
【校正】《别录》中品丹黍米,今并为一。
【释名】赤黍曰 (音门)、曰KT (音糜),白黍曰芑(音起),黑黍曰 (音距),一稃二米曰 (音 。并《尔雅》)。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黍可为酒,从禾入水为意也。魏子才《六书精蕴》云∶禾下从氽,象细粒散垂之形。 胜之云∶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后乃成也。《诗》云∶诞降嘉种,维 维 ,维 维芑。 即 ,音转也。郭璞以 芑为粱粟,以 即黑黍之二米者,罗愿以 为来牟,皆非矣。
【集解】弘景曰∶黍,荆、郢州及江北皆种之。其苗如芦而异于粟,粒亦大。今人多呼秫粟为黍,非矣。北人作黍饭,方药酿黍米酒,皆用秫黍也。《别录》丹黍米,即赤黍米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而非土所宜,多入神药用。又有黑黍名 ,酿酒,供祭祀用。
恭曰∶黍有数种。其苗亦不似芦,虽似粟而非粟也。
颂曰∶今汴、洛、河、陕间皆种之。《尔雅》云∶ ,赤苗。芑,白苗。 ,黑黍。是也。李巡云∶ 是黑黍中一稃有二米者。古之定律者,以上党 黍之中者累之,以生律度衡量。后人取此黍定之,终不能协律。或云∶ 乃黍之中者,一稃二米之黍也。此黍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盖不常有。有则一穗皆同,二米粒并均匀无小大,故可定律。他黍则不然。
地有肥瘠,岁有凶穣,故米有大小不常矣。今上党民间,或值丰岁,往往得二米者。但稀阔,故不以充贡尔。
时珍曰∶黍乃稷之粘者。亦有赤、白、黄、黑数种,其苗色亦然。郭义恭《广志》有赤黍、白黍、黄黍、大黑黍、牛黍、燕颔、马革、驴皮、稻尾诸名。俱以三月种者为上时,五月即熟。四月种者为中时,七月即熟。五月种者为下时,八月乃熟。《诗》云 鬯一卣,则黍之为酒尚也。白者亚于糯,赤者最粘,可蒸食,俱可作饧。古人以黍粘履,以黍雪桃,皆取其粘也。菰叶裹成粽食,谓之角黍。《淮南万毕术》云∶获黍置沟,【正误】颂曰∶粘者为秫,可以酿酒,北人谓为黄米,亦曰黄糯;不粘者为黍,可食。
如稻之有粳、糯也。
时珍曰∶此误以黍为稷,以秫为黍也。盖稷之粘者为黍,粟之粘者为秫,粳之粘者为糯。《别录》本文着黍、秫、糯、稻之性味功用甚明,而注者不谙,往往谬误如此。今俗不知分别,通呼秫与黍为黄米矣。
黍米(此通指诸黍米也)
【气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别录》)。
诜曰∶性寒,有小毒,发故疾。久食昏五脏,令人好睡,缓人筋骨,绝血脉。小儿多食,令久不能行。小猫、犬食之,其脚 屈。合葵菜食,成痼疾。合牛肉、白酒食,生寸白李鹏飞曰∶五种黍米,多食闭气。
【主治】益气,补中(《别录》)。烧灰和油,涂杖疮,止痛,不作瘢(孟诜)。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时珍)。
【发明】思邈曰∶黍米,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主益气。
时珍曰∶按∶罗愿云∶黍者,暑也。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盖黍最粘滞,与糯米同性,其气温暖,故功能补肺,而多食作烦热,缓筋骨也。孟氏谓其性寒,非矣。
【附方】旧二,新二。
男子阴易∶黍米二两,煮薄粥,和酒饮,发汗即愈。(《圣济总录》)。
心痛不瘥,四十年者∶黍米淘汁,温服随意。(《经验方》)
汤火灼伤,未成疮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炒焦研末,鸡子白调涂之。煮粥亦可。(《肘后方》)。
闪肭脱臼,赤黑肿痛∶用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一斤,同炒存性,研末。以醋调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