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石长生
(《本经》下品)
【释名】丹草(《本经》)、丹沙草。
时珍曰∶四时不凋,故曰长生。
【集解】《别录》曰∶石长生,生咸阳山谷。
弘景曰∶俗中时有采者,方药不复用。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南中多生石岩下,叶似蕨,而细如龙须,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
恭曰∶苗高尺许,五、六月采茎叶用。今市人用KT 筋草为之,叶似青葙,茎细劲紫色,今太常用者是也。
时珍曰∶宋祁《益部方物记》∶长生草生山阴蕨地,修茎茸叶,色似桧而泽,经冬不凋【气味】咸,微寒,有毒。普曰∶神农∶苦。雷公∶辛。桐君∶甘。权曰∶酸,有小毒【主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本经》)。下三虫(《别录》)。治疥癣,逐诸风,治百邪魅(权)。
【附录】红茂草(《图经》)
颂曰∶味苦,大凉,无毒。主痈疽疮肿。焙研为末,冷水调贴。一名地没药,一名长生草。生施州,四季枝叶繁,故有长生之名。春采根叶。
时珍曰∶案《庚辛玉册》云∶通泉草一名长生草,多生古道丘垄荒芜之地。叶似地丁,中心抽一茎,开黄白花如雪,又似麦饭,摘下经年不槁。根入地至泉,故名通泉。俗呼秃疮花。此草有长生之名,不知与石长生及红茂草亦一类否?故并附之。
(《本经》下品)
【释名】丹草(《本经》)、丹沙草。
时珍曰∶四时不凋,故曰长生。
【集解】《别录》曰∶石长生,生咸阳山谷。
弘景曰∶俗中时有采者,方药不复用。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南中多生石岩下,叶似蕨,而细如龙须,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
恭曰∶苗高尺许,五、六月采茎叶用。今市人用KT 筋草为之,叶似青葙,茎细劲紫色,今太常用者是也。
时珍曰∶宋祁《益部方物记》∶长生草生山阴蕨地,修茎茸叶,色似桧而泽,经冬不凋【气味】咸,微寒,有毒。普曰∶神农∶苦。雷公∶辛。桐君∶甘。权曰∶酸,有小毒【主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本经》)。下三虫(《别录》)。治疥癣,逐诸风,治百邪魅(权)。
【附录】红茂草(《图经》)
颂曰∶味苦,大凉,无毒。主痈疽疮肿。焙研为末,冷水调贴。一名地没药,一名长生草。生施州,四季枝叶繁,故有长生之名。春采根叶。
时珍曰∶案《庚辛玉册》云∶通泉草一名长生草,多生古道丘垄荒芜之地。叶似地丁,中心抽一茎,开黄白花如雪,又似麦饭,摘下经年不槁。根入地至泉,故名通泉。俗呼秃疮花。此草有长生之名,不知与石长生及红茂草亦一类否?故并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