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薄荷
(《唐本草》)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
【释名】菝 (音跋活)、蕃荷菜(蕃,音鄱)、吴菝 (《食性》)、南薄荷(《衍义》)、金钱薄荷
时珍曰∶薄荷,俗称也。陈士良《食性本草》作菝 ,扬雄《甘泉赋》作茇 ,吕忱《字林》作茇 ,则薄荷之为讹称可知矣。孙思邈《千金方》作蕃荷,又方音之讹也。今人药用,多以苏州者为胜,故陈士良谓之吴菝 ,以别胡菝 也。
宗 曰∶世称此为南薄荷,为有一种龙脑薄荷,所以别之。
机曰∶小儿方多用金钱薄荷,谓其叶小颇圆如钱也,书作金银误矣。
【集解】颂曰∶薄荷处处有之。茎叶似荏而尖长,经冬根不死,夏秋采茎叶曝干。古方稀用,或与薤作齑食。近世治风寒为要药,故人家多莳之。又有胡薄荷,与此相类,但味少甘为别。生江浙间,彼人多以作茶饮之,欲呼新罗薄荷。近汴洛僧寺或植一、二本者,《天宝单方》所谓连钱草者是也。又有石薄荷,生江南山石间,叶微小,至冬紫色,不闻有别功用。
恭曰∶薄荷,人家种之,亦堪生食。一种蔓生者,功用相似。
时珍曰∶薄荷,人多栽莳。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茎赤色,其叶对生,初时形长而头圆,及长则尖。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茶。苏州所莳者,茎小而气芳,江西者,稍粗,川蜀者更粗,入药以苏产为胜。《物类相感志》云∶凡收薄荷,须隔夜以粪水浇之,雨后乃可刈收,则性凉,不尔不凉也。野生者,茎叶气味都相似。
茎叶
【气味】辛,温,无毒
思邈曰∶苦、辛,平。元素曰∶辛、凉。 曰∶茎性燥。
甄权曰∶同薤作齑食,相宜。新病瘥人勿食之,令人虚汗不止。瘦弱人久食之,动消渴病。
【主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之,发汗,大解劳乏,亦堪生食(《唐本》)。作菜久食却肾气辟邪毒,除劳气,令人口气香洁。煎汤洗漆疮(思邈)。通利关节发毒汗,去愤气破血止痢(甄权)。疗阴阳毒伤寒头痛,四季宜食(士良)。治中风失音吐痰(《日华》)。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及小儿风涎,为要药(苏颂)。杵汁服,去心脏风热孟诜)。清头目除风热(李杲)。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疮疥风瘙瘾疹。捣汁含漱,去舌苔语涩。 叶塞鼻【发明】元素曰∶薄荷辛凉,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故能去高巅及皮肤风热
士良曰∶薄荷能引诸药入营卫,故能发散风寒
宗 曰∶小儿惊狂壮热,须此引药。又治骨蒸热劳,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猫食薄荷则醉,物相感尔。
好古曰∶薄荷,手、足厥阴气分药也。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时珍曰∶薄荷入手太阴、足厥阴,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 疮疥,为要药。戴原礼氏治猫咬,取其汁涂之有效,盖取其相制也。
陆农师曰∶薄荷,猫之酒也。犬,虎之酒也。桑椹,鸠之酒也。 草,鱼之酒也。昝殷《食医心镜 【附方】旧二,新八。
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以薄荷末,炼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白砂糖和之亦可。
(《简便单方》)
风气瘙痒∶用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舌苔语蹇∶薄荷自然汁,和白蜜姜汁擦之。(《医学集成》)
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炮洗。(《明目经验方》)
结核,或破未破。以新薄荷二斤(取汁),皂荚一挺(水浸去皮,捣取汁)。同于银石器内熬膏。入连翘末半两,连白青皮陈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同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下。(《济生方》)
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许学士《本事方》)
血痢不止薄荷叶煎汤常服。(《普济》)
水入耳中∶薄荷汁滴入立效。(《经验方》)
蜂虿螫伤∶薄荷叶 贴之。(《外台秘要》)
火毒生疮∶冬间向火,火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用薄荷煎汁频涂,立愈。(张杲《医说》)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