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银朱
(《纲目》)
【释名】猩红、紫粉霜。时珍曰∶昔人谓水银出于丹砂,熔化还复为朱者,即此也。名亦由此。
【集解】时珍曰∶胡演《丹药秘诀》云∶升炼银朱,用石亭脂二斤,新锅内熔化,次下水银一斤,炒作青砂头,炒不见星。研末罐盛,石板盖住,铁线缚定,盐泥固济,大火 之。
待冷取出,贴罐者为银朱,贴口者为丹砂。今人多以黄丹及矾红杂之,其色黄黯,宜辨之。
真者谓之水华朱。每水银一斤,烧朱一十四两八分,次朱三两五钱。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破积滞,劫痰涎散结胸,疗疥恶疮杀虫及虱,功同粉霜(时珍)。
【发明】时珍曰∶银朱硫黄同汞升炼而成,其性燥烈,亦能烂龈挛筋,其功过与轻粉同也。今厨人往往以之染色供馔,宜去之。
【附方】新二十。
小儿内钓多啼∶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为末,研丸黍米大。半岁五丸,薄荷汤下。(《心鉴》)
男女阴毒银朱轻粉各一钱。用五日独蒜一枚,捣和作饼。贴手心,男左女右,两手合定,放阴下,顷间气回、汗出即愈。但口中微有气,即活。(唐瑶《经验方》)
痰气结胸∶鹤顶丹∶不问阴阳虚实,炒过陷胸、泻心等药。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碾。以熨斗盛火,瓦盏盛药,熔化,急刮搓丸。每服一钱,真茶入姜汁少许服之。心上隐隐有声结胸自散。不动脏腑,不伤真气,明矾化痰银朱破积,故也。(曾世荣《活幼全书》)
水肿病,大便利者∶银朱半两,硫黄( )四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饮下三十丸。(《普济方》)
咽喉疼痛银朱海螵蛸末等分。吹之取涎。(《急救方》)
火焰丹毒银朱鸡子清涂之。(李楼《怪症方》)
汤火灼伤银朱研细,菜油调敷,二次愈。(《多能鄙事》)
疽疮发背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却用桑柴火远远炙之,日三次,甚效。(《救急方》)
鱼脐疔疮,四面赤,中央黑∶银朱,水和丸。每服一丸,温酒下,名走马丹。(《普济方》)
杨梅毒疮银朱、官香等分。为末,以纸卷作捻,点灯置桶中。以鼻吸烟,一日一作,七日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为末。如上法用。又方∶银朱轻粉各一钱,黄蜡清油各一两,化开和收。以油纸摊贴,疮痂自脱也。
筋骨疼痛∶猩红三钱,枯矾四钱。为末,作三纸捻。每旦以一捻蘸油点火熏脐,被覆卧之,取汗。(《纂要奇方》)
日久顽疮不收者∶银朱一钱,千年地下锻石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为末。化摊纸上贴之。(《应急良方》)
疮不敛∶方同上。
血风 疮生脚股上,乃湿毒成风也。黄蜡一两溶化,入银朱一两,搅摊纸上,刺孔贴之。
(《简便方》)
黄水湿疮银朱盐梅和捣敷之。(《集玄方》)
癣疮有虫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医方摘要》)
头上生虱∶银朱浸醋,日日梳头。包银朱纸,以碗覆烧之,茶清洗下烟子揉之。包头一夜,至旦虱尽死。(《积德堂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