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纲目第七卷 土之一 石碱
(《补遗》)
【释名】灰碱、花碱
时珍曰∶状如石类碱,故亦得碱名。
【集解】时珍曰∶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甚获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
【气味】辛、苦,温,微毒。
【主治】去湿热,止心痛消痰,磨积块,去食滞,洗涤垢腻,量虚实用,过服损人(震亨)。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锻石烂肌肉溃痈疽瘰 ,去瘀血,点痣 疣赘痔核,神效(时珍)。
【附方】新五。
多年反胃∶方见铅下。
消积破气∶石碱三钱,山楂三两,阿魏五钱,半夏皂荚水制过)一两,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摘玄方》)
一切目疾∶石碱拣去黑碎者,浓纸七层,包挂风处,四十九日取,研极细,日日点之。
(《普济方》)
拳毛倒睫∶用刀微划动,以药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碱一钱,锻石一钱。醋调涂之。
(《摘玄方》)
虫牙疼痛花碱填孔内,立止。(《儒门事亲》)
疣赘花碱、矿灰(以小麦秆灰汁煎二味令干)等分。为末。以针刺破,水调点之,三日三上,即去,须新合乃效。(《圣济录》)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