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二 蝮蛇
(《别录》下品)
【释名】反鼻蛇。
时珍曰∶按∶王介甫《字说》云∶蝮,触之则复。其害人也,人亦复之,故谓之蝮。
【集解】弘景曰∶蝮蛇,黄黑色如土,白斑,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与同。蛇类甚众,惟此二种及青 为猛,不即疗多死。
恭曰∶蝮蛇作地色,鼻反、口长、身短,头尾相似,山南汉、沔间多有之。一名 蛇,无二种也。
颂曰∶蝮蛇形不长,头扁口尖,头斑,身赤纹斑,亦有青黑色者。人犯之,头足贴着。
东间诸山甚多,草行不可不慎。
藏器曰∶蝮蛇锦纹,亦有与地同色者。众蛇之中,此独胎产。着足断足,着手断手,不尔称身糜烂。七、八月毒盛时,啮树以泄其毒,树便死。又吐涎沫于草木上,着人成疮身肿,名 时珍曰∶蝮与虺陶氏言是二种,苏恭言是一种。今按∶《尔雅》云∶蝮虺身博三寸,首大如擘,是以蝮虺为一种也。郭璞云∶蝮蛇惟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细颈,大头,焦尾,鼻上有针,锦纹如绶,纹间有毛如猪鬣,大者长七八尺。虺则所在有之,俗色。颜师古云∶以俗名证之,郭说为是。又《北史》∶高道穆谓(尔朱)荣云∶令 (元)颢重完守具,乃养虺成蛇。是皆以蝮、虺为二种矣。盖蝮长大,虺短小陶说为是。柳子浓《宥蝮蛇文》云∶目兼蜂虿,色混泥涂。其颈蹙恧,其腹次且。褰鼻,穴出榛居。蓄怒而蟠,衔毒而趋。亦颇尽其状也。《抱朴子》曰∶蛇类最多,惟蝮中人甚急。但即时以刀割去疮肉投于地,其肉沸如火炙,须臾焦尽,人乃得活。王充《论衡》云∶蝮蛇 胆
【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 疮(《别录》)。杀下部虫(甄权)。疗诸漏,研敷之。若作痛,杵杏仁摩之(时珍。出《外台》)。

【气味】甘,温,有毒。
【主治】酿作酒,疗癞疾诸 ,心腹痛,下结气,除蛊毒(《别录》)。五痔肠风泻血(甄权)。
活 蛇一枚着器中,投以醇酒一斗,封定,埋马溺处。周年取开,蛇已消化,酒味犹存。有患诸证者,不过服一升以来,当觉举身习习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顿服。若服他药,不复得力。
又曰∶生癞者,取一枚(或他蛇亦可),烧热坐上,当有赤虫如马尾出。仍取蛇肉塞鼻中)。
【发明】 时珍曰∶癞疾感天地肃杀之气而成,恶疾也。蝮蛇禀天地阴阳毒烈之气而生,恶物也。
以毒物而攻毒病,盖从其类也。
【附方】旧一。
白癞∶大蝮蛇一条,勿令伤,以酒一斗渍之,糠火温令稍热。取蛇一寸,和腊月猪脂捣敷。(《肘后方》)

藏器曰∶摩着物皆透也。
【主治】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时珍)。

【主治】烧灰,疗疔肿恶疮骨疽(苏恭)。

【主治】身痒疥癣、 疮(苏恭)。

【主治】赤痢。烧灰,饮服三钱。杂蛇亦可(藏器)。
屎(器中养取之)
【主治】痔 (苏恭)。
【主治】鼠 (《别录》。
《千金》云∶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不过三日大验。)
【附录】千岁蝮。颂曰∶东间一种千岁蝮,状如蝮而短,有四脚,能跳来啮人。人或中之,必死。其啮已,即跳上木作声。云“斫木、斫木”者,不可救也。若云“博叔、博叔”者,犹可急治之。用细辛雄黄等分为末,纳疮中,日三、四易之。又以栝蒌根桂末着管中,密塞勿令走气,佩之。中毒急敷之,缓即不救。
时珍曰∶按∶《字林》云∶ 听,形如蜥蜴,出魏兴。居树上,见人则跳来啮之。啮已还树,垂头听,闻哭声乃去。即此也。其状头尾一般,大如捣衣杵,俗名合木蛇,长一、二尺。谈野翁方,名斫木蛇,又名望板归。救之,用嫩黄荆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