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水部第五卷 水之二 热汤
(宋《嘉 》)
【释名】百沸汤(《纲目》)、麻沸汤(仲景)、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
时珍曰∶按汪颖云∶热汤须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或云∶热汤漱口损齿。病目人勿以热汤洗浴。冻僵人勿以热汤灌之,能脱指甲。铜瓶煎汤服,损人之声。
【主治】助阳气行经络(宗 )。熨霍乱转筋入腹及客忤死(《嘉 》)。
【发明】宗 曰∶热汤能通经络,患风冷气痹人,以汤渫脚至膝上,浓覆取汗周身,然别有药,亦假汤气而行尔。四时暴泄痢四肢冷,脐腹疼,深汤中坐,浸至腹上,频频作之,生阳佐药,无速于此。虚寒人始坐汤中必颤。仍常令人伺守之。
张从正曰∶凡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
时珍曰∶张仲景治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大黄黄连泻心汤,用麻沸汤煎之,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也。《朱真人灵验篇》云∶有人患风疾数年,掘坑令坐坑内,解衣,以热汤淋之,良久,以簟盖之,汗出而愈,此亦通经络之法也。时珍常推此意,治寒湿,加艾煎汤;治风虚,加五枝或五加煎汤淋洗,觉效更速也。
【附方】旧四,新九。
伤寒初起∶取热汤饮之,候吐则止。(陈藏器《本草》)
感风寒头痛憎寒者。用水七碗,烧锅令赤,投水于内,取起再烧再投,如此七次,名沸汤,乘热饮一碗,以衣被覆头取汗,神效。(《伤寒蕴要》)
忤恶卒死∶铜器或瓦器盛热汤,隔衣熨其腹上,冷即易,立愈。(陈藏器《本草》)
霍乱转筋∶以器盛汤熨之,仍令蹋器,使足底热彻,冷则易。(《嘉 本草》)
暑月 死∶以热汤徐徐灌之,小举其头,令汤入腹,即苏。(《千金方》)
火眼赤烂紧闭目∶以热汤沃之,汤冷即止,频沃取安,妙在闭目。或加薄荷防风荆芥煎汤沃之,亦妙。(赵原阳《济急方》)
金疮血出不止∶以故布蘸热汤 之。(《延寿书》)
代指肿痛∶麻沸汤渍之,即安。(《千金方》)
痈肿初起∶以热汤频沃之,即散也。(《集简方》)
冻疮不瘥∶热汤洗之。(陈藏器)
马汗入疮,肿痛欲死。沸汤温洗,即瘥。(《千金方》)
蝎虿螫伤∶温汤渍之,数易,至旦愈。(华佗治彭城夫人方)
蛇绕不解∶热汤淋之,即脱。(《千金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