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木槿
(《日华》)
【释名】椴(音徒乱切)、榇(音衬)、 (音舜)、日及(《纲目》)、朝开暮落花(《纲目》)、藩篱草(《纲目》)、花奴、王蒸。时珍曰∶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 ,犹仅荣一瞬之义也。《尔雅》云∶椴,木槿。榇,木槿。郭璞注云∶别二名也。或云∶白曰椴,赤曰榇。齐鲁谓之王蒸,言其美而多也。《诗》云“颜如舜华”即此。
【集解】宗 曰∶木槿花如小葵,淡红色,五叶成一花,朝开暮敛。湖南北人家多种植为篱障。花与枝两用。
花小而艳,或白或是也。结实轻虚,大叶可茹,作饮代茶。今疡医用皮治疮癣,多取川中来者,浓而色红。
皮并根
【气味】甘,平,滑,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藏器)。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时珍)。
【发明】时珍曰∶木槿皮及花,并滑如葵花,故能润燥。色如紫荆,故能活血。川中来者,气浓力优,故尤有效。
【附方】新六。
赤白带下∶槿根皮二两(切),以白酒一碗半,煎一碗,空心服之。白带要奇方》)。
头面钱癣∶槿树皮为末,醋调,重汤顿如胶,内敷之。(王仲勉《经效方》)。
皮风癣∶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夏五钱,锉,河水、井水各一碗,浸露七宿,入轻粉一钱,入水中,秃笔扫涂,覆以青衣,数日有臭涎出,妙。忌浴澡。夏月用尤妙。
(《扶寿方》)。
癣疮有虫川槿皮煎,入肥皂浸水,频频擦之。或以槿皮浸汁磨雄黄,尤妙。(《简便方》)。
痔疮肿痛∶藩蓠草根煎汤,先熏后洗。(《直指方》)。
大肠脱肛∶槿皮或叶,煎汤熏洗,后以白矾五倍末敷之。(《救急方》)。

【气味】同皮。
【主治】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焙入药。作汤代茶,治风(大明)。消疮肿,利小便除湿热(时珍)。
【附方】新三。
下痢噤口∶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先煎面饼二个,蘸末食之。(赵宜真《济急方》)。
风痰拥逆∶木槿花晒干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汤下。白花尤良。(《简便方》)。
反胃吐食∶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陈糯米汤调送三、五口。不转再服。(《袖珍方》)。

【气味】同皮。
【主治】偏正头风,烧烟熏患处。又治黄水脓疮,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时珍)。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